20岁小伙坐高铁心脏骤停4次紧急住进ICU,这种凶险疾病偏爱突袭还会复发,猝死率高达85%!
来源: 看呼吸 05-06

近日,20岁男生小韩连续乘坐高铁长达5个小时,期间活动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座位上,下车后急匆匆地赶往目的地,结果刚一出站就突然摔倒了,被紧急送进了抢救室。小韩的情况很危重,到医院后心脏停跳了4次,经过医生们紧急施救,他的血压、血氧饱和度逐渐恢复正常。


据统计,肺栓塞的猝死率高达 85%,被“突袭”的患者不在少数,有医院曾在10天内接收了3例像小韩这样的重症患者,小编这两天也接连听到身边肺栓塞引发猝死的案例。如此凶险的肺栓塞是怎么发生的?发病前有什么征兆?如何预防呢?中日医院的张竹医生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为什么肺栓塞猝死率那么高?


张竹医生告诉我们,“肺栓塞是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癌栓、细菌等物质,随着血流进到肺部动脉及其小分支之后堵塞血管,使肺部血液不能正常供应的一种疾病。”


“它的猝死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部分患者起病急骤,以前没有特殊症状,甚至觉得自己既往的身体很健康,没有办法第一时间识别和处理征兆,就容易错失最佳的救治机会;此外,大量栓子短时间内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阻塞血管导致肺动脉血流骤然减少或者中断,引起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衰竭,从而出现猝死。”


早期征兆极易被忽视!


40 岁的李女士就因为麻痹大意忽略了身体发出的“警报”,前几日,她突然呼吸困难、全身冰凉、口唇发紫,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血氧饱和度不足80%,并且肺部有大面积栓塞。实际上,李女士半个月之前就开始不明原因地胸口轻微疼痛,本想着再忍一忍就好了,结果病情突然恶化了。


张竹医生提醒大家,“类似的例子并不少,如果身体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异常现象一定不能像李女士这样不放在心上。一般来说,肺栓塞的早期征兆包括以下4种:(1)只是走路、上下楼梯等轻微活动时就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2)突然发生胸痛胸闷且持续不缓解,长期卧床、久坐或刚刚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正在修养的人群以及孕产妇容易出现这种情况;(3)肺部受到刺激引起咳嗽、痰中出现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丝;(4)单侧腿肿胀、疼痛,行走后肿胀加重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心脏负荷加重导致的心悸、脑供血不足
和循环障碍引起的晕厥 等情况。不管症状是否严重,都建议大家 尽快到附近医院的呼吸科或急诊科通过相关血液、超声或CT影像检查等方法协助诊断。 ” 



肺栓塞偏爱“突袭”哪些人?


张竹医生告诉我们,“肺栓塞的诱因很多,各种导致血流缓慢、血管内壁损伤和血液粘稠度增高的因素都会导致肺栓塞形成。长途旅行、长期卧床、因为职业而久坐久站的人群因为下肢活动少,腿部血液流动速度缓慢,在静脉中会凝结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并且随着血液流动到肺动脉就会造成肺栓塞,所以要尽量避免久坐、久站、久躺,每隔 30 到40 分钟起身活动一下,做勾脚尖、交替抬腿、拉伸等简单的运动,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一些正在因为重症感染、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病、肿瘤、手术、外伤等疾病住院的患者也是肺栓塞的好发人群,需要和医生沟通并且及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或器械预防血栓,最大限度减少猝死风险;此外,对于育龄期女性妊娠期血液高凝、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孕期活动量减少等因素也会增加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风险。 ”张竹医生讲道。



肺栓塞还和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人发生过不明原因肺栓塞,或者是在脑静脉、 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等其他血栓好发部位发生过栓塞,那就要注意排查肺栓塞的风险了。针对这些患者,治疗的疗程比较长,一些人甚至需要终身接受抗凝治疗,其一级亲属也要注意血栓的早期识别和预防。”


恶性肿瘤也是导致肺栓塞的重要原因,部分恶性肿瘤活动期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者在化疗过程中需要长期深静脉置管,就要定期进行静脉血栓的评估。”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张竹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PCCM 专培医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秘书,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 1 项、国自然青年项目1项,并作为骨干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项目。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 中日友好医院菁英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精准研究及临床转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20余篇SCI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43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