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
感染
全部
图文
视频
直播
病原体不明、频繁更换广谱抗细菌和抗真菌治疗无效,患者的免疫受损加速病情进展……哪些因素在给诊治增加困难?
鹦鹉热为人兽共患病,禽类接触史有助诊断,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诊断鹦鹉热具有优势。治疗上首选四环素类药物,疗程要足。预后较好。
双肺散在炎症,腹盆腔散在积液,极像「结核」又扑朔迷离……临床误诊多,很难获得直接病原学证据,思路该往何处考虑?丨疑案探密(62)
在诊断为常见病因不能解释时,要仔细问诊和查体,以发现更多的临床征象和线索,同时邀请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发挥多学科的作用,诊治更要考虑罕见病的可能。
降低「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感染菌血症」患者病死率,这两种新的干预措施有何前沿研究?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 CRE)感染病死率高,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有限,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产碳青霉烯酶是CRE耐药的主要机制,其中以A类KPC
使用HFNC治疗COVID-19存在不少争议,如何提高治疗失败的检测率,避免插管延迟?哪些患者的失败风险更高?
从2019年开始,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其病原体为SARS-CoV-2,具有高度感染性和指数性蔓延的特征。在COVID-19患者中,15%~30%的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并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无创呼吸支持方式包
《柳叶刀-微生物》最新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关于鹦鹉热衣原体存在人际传播的报道,提供了「人传人」证据,提示隐性传播风险
《柳叶刀-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近日发表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史卫峰教授领衔的鹦鹉热衣原体人际传播事件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这是中国首次关于鹦鹉热衣原体存在人际传播的报道。同时确诊了多例传染源不明的鹦鹉热患者,提
陈效友教授:临床疗效与检测结果不一致时,临床医师如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遏制、终止、终结肺结核」第二季(6)
在《呼吸界》日前推出的「遏制、终止、终结肺结核」第二季系列直播中,我们邀请了王辰院士及结核病领域专家赵雁林、李燕明、沙巍、余方友、逄宇、李仁忠、初乃惠、陈效友,他们在直播间就「我国结核病综合医院诊疗能力及新形势下防治技术对策、耐药肺结核的诊
将「天然耐药」重新定义为「可预期耐药」,欧洲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专家规则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022年,由EUCAST(欧洲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制定的EUCAST药敏试验专家规则发生了一项重大的变化:停用「天然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一词,将之重新定义为「可预期耐药(Expected Resist
卢洪洲教授:降低新冠重症/死亡、广谱抗突变株……本轮奥密克戎疫情中免疫功能低下等特殊人群该怎么办?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教授带来了《新冠病毒病的科学防控》,聚焦目前的疫情情况和后续防控措施。
受凉发热临床多见,疾病似曾相识又疑点重重……病原学检测须注重啥?抗感染后病情反复,专注影像学特征还是继续排查?丨疑案探密(61)
该病例告诉我们,机化性肺炎可以分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尤其后者,它可以继发于感染、肿瘤以及免疫疾病等。当抗感染治疗中病情出现反复时,感染指标却无明显升高,如果这时候根据影像学特征来分析,则需要排查机化性肺炎的可能。但确诊最终
沙巍主任: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诊断和治疗进展——「遏制、终止、终结肺结核」第二季(5)
在《呼吸界》日前推出的「遏制、终止、终结肺结核」第二季系列直播中,我们邀请了王辰院士及结核病领域专家赵雁林、李燕明、沙巍、余方友、逄宇、李仁忠、初乃惠、陈效友,他们在直播间就「我国结核病综合医院诊疗能力及新形势下防治技术对策、耐药肺结核的诊
上一页
1
...
12
13
14
15
16
...
79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流程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25版)
04-19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最新丨新增新冠重症131例、死亡7例,疫情呈波动上升趋势,阳性率升至6.3%——中疾控发布3月全国疫情情况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