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
感染
全部
图文
视频
直播
HFNC可能比NIV更适合用于COVID-19导致的低氧血症?对慢阻肺、高碳酸血症等特定情况患者应选择哪种方案?丨新冠医案(3)
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许多重症型患者,起病初期发展比较隐匿,有的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后出现呼吸道症状,在短短时间内进展速度加快,许多患者入院一周后肺部病变明显,症状较重
王朝夫:COVID-19肺部病理改变及其对呼吸功能可能的影响丨新冠疫情下的新思考(2)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改变会引起功能改变,功能改变会引起机体异常,机体异常表现出来症状和体征,这就是临床表现。
蒋荣猛:G4 EA H1N1猪流感增加了传染人类的能力,但并不能将它与人际传播出现大流行划「等号」,应对须加强监测和预警
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文章指出,G4 EA H1N1猪流感病毒被发现可传染人类并呈现出「高度适应感染人类的所有基本特征」。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皮试能否挑起「预测过敏风险」的重担?
谈到头孢菌素皮试问题,很多人认为青霉素和头孢菌素都属于ß内酰胺类药物,都具有ß内酰胺环,青霉素给药之前需要常规皮试,因此头孢菌素也需要皮试。
优化GCs用药方案可有效治疗COVID-19,CT影像学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及实验室免疫功能检查可辅助调整GCs方案丨新冠医案(2)
目前研究认为COVID-19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是过度的炎症风暴,因而可以推测,下调过度的炎症反应很可能有潜力缓解病情。
探讨多重分子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近年来分子检测在病原学诊断上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对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效率和准确性大幅提升,成为临床和实验室共同关注的热点。
COVID-19背景下的ACEI/ARB用药:一项回顾性研究
研究旨在回答在COVID-19疫情背景下,ACEI/ARB类高血压治疗用药是否对COVID-19的不良临床结局产生影响。
D-二聚体升高与COVID-19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显著相关:一项来自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的前瞻性研究带来的启示
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凝血功能障碍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决定2019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预后及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
COVID-19临床研究核心结局集——WHO的推荐
在新发传染病暴发期间,快速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有助于早期认识这类疾病的本质和流行病学特点
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仅一天就明确诊断并治疗,这位新冠患者仍在20天后转为危重症,如何把握病情演进的每个关键点?丨新冠医案(1)
避免轻症患者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成为当前全球COVID-19救治的重点
上一页
1
...
34
35
36
37
38
...
79
下一页
热门推荐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王辰院士、代华平教授团队《Cell Mol Immunol》发文,揭示免疫代谢调节巨噬细胞分化进而促进矽肺纤维化进展的新机制
06-09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流程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25版)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