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2天丨2024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即将召开:三大专病医疗能力提升项目将集中启动
来源: 呼吸界 01-11


2024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倒计时2天,今天为大家重点介绍14日上午10点「压轴」出场的专病能力提升环节。


识别上方二维码

进入《呼吸界》直播间


该环节以时国朝教授主题为《在PCCM科规范化建设基础上提升专病医疗能力》的引导发言开始,以专病医疗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三场项目启动仪式将集中亮相。该环节还邀请了多位学界大咖进行专题讨论,带领大家共同聚焦当前呼吸学科备受关注的专病,如间质性肺疾病、肺癌、哮喘、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等


看点一:间质性肺疾病(ILD)规范化管理项目


ILD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尤其是肺纤维化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ILD患者的肺癌管理极具挑战性,如诊断复杂、治疗风险较高、手术适应征受限等,ILD患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了提高ILD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我国多家医院和研究机构致力于推动ILD规范化管理项目。


在该环节中,间质性肺疾病学组组长代华平教授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管理项目,共同探讨如何提高ILD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诊治策略。


看点二:肺癌医疗能力提升项目启动


肺癌现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肺癌的防治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肺癌防治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对肺癌的认识不足,就医意识不强。因此,我国肺癌防治工作还需在政策扶持、科研创新、宣传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技术研究、设备更新、诊疗规范制定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措施提升我国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胡成平教授的介绍下,我们将共同见证肺癌医疗能力提升项目启动的历史时刻。


看点三:哮喘医疗能力提升项目启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哮喘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哮喘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病之一。而目前我国对哮喘疾病的医疗能力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哮喘疾病认识不足、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哮喘疾病管理不足等。

 

在我国,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拥有较为先进的诊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生,但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农村地区,哮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尚有待提高,这也导致了许多农村地区的哮喘患者在寻求就诊的过程中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许多患者和医生对哮喘疾病的认识不足,将其误认为是普通咳嗽或支气管炎,导致误诊、误治;在我国,哮喘疾病的诊疗水平也参差不齐。一方面,部分医生具备较高的哮喘诊疗能力,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部分医生对哮喘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尚不完善,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哮喘学组组长沈华浩教授的介绍下,我们将一起见证哮喘医疗能力提升项目的正式启动


看点四: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医疗能力提升项目启动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与哮喘有许多相似之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扩张,与哮喘一样都表现为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呼吸症状。然而,它们的病因、病程和预后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管理上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难点,比如: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过敏、感染、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导致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等病理改变。由于病因的复杂性,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病情轻重不一,症状波动较大,且受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病情评估又成为临床诊疗的重要环节,然而这些方法仍然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亟待进一步研究探索更有效的评估手段。同时,并发症处理棘手、患者依从性低、预防措施不足等问题都成为困扰其医疗能力“同质化”的问题所在。


14日上午,在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的介绍下,我们也将共同见证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医疗能力提升项目的正式启动。


会议议程



本文完

责编:Jerry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