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ERS 2025首日,作为开幕重头戏的“ERS-CTS联合专场(中国日)”在阿姆斯特丹RAI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呼吸界》小编在大会现场注意到,中国日会场成为听会人数最多的地方,现场不断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同行入座,与往年相比,参会者明显增多,几乎将千人会场坐满,在演讲结束后的问答环节,提问和讨论异常踊跃和热烈。
2025年9月27日,ERS 2025中国日在阿姆斯特丹举行
今年的中国日由四位专家作为演讲嘉宾,中国演讲专家为CTS前任主任委员瞿介明教授、CTS副主任委员孙永昌教授,两位专家分别讲解了“不确定潜力的克隆造血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结果和潜在机制的影响的研究”、“结核相关慢阻肺病:共识于未满足需求”。另外两位专家Thomas Wilkinson 教授、Anthony Byrne 教授来自澳大利亚,报告题目分别为“后新冠肺炎时代:病毒性肺炎的兴起”、“从肺结核后肺病到多发病:欧洲的教训”。CTS主任委员曹彬教授与ERS秘书长Judith Garcia-Aymerich女士担任联合会议主席。
作为大会主席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曹彬教授参加完中国日活动非常感慨,近年来,中国呼吸人在世界舞台展现出的自信和专业成就十分耀眼,相信未来中国呼吸人在国际舞台上将必然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日活动中,来自西班牙的欧洲呼吸学会秘书长Judith Garcia-Aymerich女士在主持完中国日活动后也接受了《呼吸界》记者的专访。
瞿介明教授为中国日开场发言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不确定功能的克隆造血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对肺炎的发生发展和最终的结局、预后影响的一系列研究。
孙永昌教授 的报告则特别关注了“结核相关慢阻肺病”的问题, 目前中国是慢阻肺病大国、也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之一,两种疾病会相互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自2013年起设立ERS-CTS联合专场(中国日),2025年是第13个中国日专场,联合专场聚焦欧洲和中国的肺部感染和慢阻肺病等热点话题。历年来,呼吸感染、介入呼吸病学、哮喘、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睡眠呼吸障碍、间质性肺疾病、胸膜与纵隔疾病、肺癌、危重症医学、慢阻肺病等学组均代表CTS做专题报告,介绍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观点。
《呼吸界》记者阿姆斯特丹现场报道。视频制作、摄影:刘迪;撰稿、排版:Jerry
本文完
责编: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