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气道黏液高分泌治疗的最新进展有哪些?
来源: 呼吸界 2018-10-30



10月20日,沐舒坦上市二十周年庆典在杭州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大咖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涉及呼吸科、ICU、胸外科、药剂科等多个科室
。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周新教授作了题为「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研究进展与管理」的报告,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发生机制、治疗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病理改变,常见慢性气道疾病急性加重或伴感染时气道黏液高分泌加重
。作为治疗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经典「老药」,沐舒坦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
从1999年在中国上市至今,已陪伴我们的呼吸科医生和患者20年了。



周新教授表示,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他曾因沐舒坦与德国结缘,远赴德国进修,皆因沐舒坦让人获得了惊喜的疗效。本以为沐舒坦只是一味化痰药,后来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的作用,尤其还有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这引起了周新教授的高度关注。「后来我查文献看到沐舒坦已作为治疗药物,写入德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指南中,也看到病人使用该药后临床有效。芳华二十年,沐舒坦确实带给了我很多新的认识。」周新教授补充道。



周新教授强调,迄今为止,沐舒坦在中国已经上市20年,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医院里,它更是很多慢阻肺患者的常用药,即使医院药房有时断货,患者也会去药店购买药物。作为一个常用的经典药物,建议将此药下沉到基层医院,可以为患者带来方便和益处。

 

多种常见气道疾病伴有气道黏液高分泌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咳痰。哮喘、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都伴随着气道黏液高分泌。


气道黏液高分泌会导致气流受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气体交换功能障碍、气道堵塞、感染和急性加重等病理生理后果,是影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与临床进展、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见慢性气道疾病急性加重或伴感染时气道黏液高分泌往往也会加重,包括哮喘发作、慢阻肺急性加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囊性纤维化伴感染等。一项研究纳入5887例伴有轻中度气流受限的吸烟患者,随访时间12.5年发现,伴有咳嗽咳痰的气道阻塞与患者肺部感染率、死亡率直接相关 [1]。此外,有研究显示,伴有慢性黏液高分泌的慢阻肺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肺功能恶化及住院治疗风险,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慢阻肺的独立危险因素 [2]

 

气道黏液高分泌疾病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在会上,周新教授介绍了近两年氨溴索治疗气道黏液高分泌疾病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奚宝华等 [3] 2018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6 例。对照组采用低流量吸氧、控制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30 mg bid静脉滴注,治疗7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氨溴索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气显著改善,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


罗德莲等 [4] 2017年进行的一项研究纳入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 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老年患者,随机为至对照组(基础疗法)和研究组(盐酸氨溴索静滴30mg qd 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治疗有效率=(控制+缓解)例数/总例数×100%。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者38 例(95.0%),对照组治疗有效者30 例(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咳嗽、喘息、咳痰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表明,临床针对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老年患者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此外,韩朋飞等 [5] 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氨溴索辅助治疗还可以改善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使用安全性高。该研究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2例重症肺炎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15 mg静滴 bi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显示,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在发热、咳嗽、气促、肺部湿哕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图2);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Vc、FEV1、FEV1%、MMF、PEF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PCT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图2 氨溴索辅助治疗改善成人重症肺炎临床症状


由此可见,氨溴索可显著改善慢阻肺、慢阻肺合并呼衰、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及重症肺炎等气道黏液高分泌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功能、血气、炎症指标等


参考文献 

[1] COPD, 11:451–458, 2014

[2] Rogers DF. Respir Care. 2007 Sep;52(9):1176-93.

[3] 奚宝华. 临床合理用药 2018 年 3 月第 11 卷第 3A 期

[4] 罗德莲. 《中外医学研究》第15 卷 第1 期(总第333 期)2017 年1 月

[5] 韩朋飞等. 疑难病杂志2018年1月第17卷第1期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