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3年版)》发布会暨共识解读会成功召开
来源: 呼吸界 2023-12-29


为更好规范和指导国内医师对于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的临床处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胸膜与纵隔疾病筹备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牵头组织,筹备学组全体专家参与编写的《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简称《共识》)于2023年12月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2023年12月24日在成都隆重召开《共识》发布解读会,国内呼吸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参加此次会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刚教授主持发布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王刚教授



开场致辞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作开场致辞,瞿介明教授表示,MPE是渗出性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患者生活质量低,生存时间短。《共识》的制定从我国临床实践出发,采用循证医学评价,经过专家组地反复讨论,在发病机制、预后评估、胸腔局部治疗、针对MPE的全身抗肿瘤治疗四个方面形成统一意见,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对《共识》的发表表示热烈的祝贺,曹彬教授表示,该《共识》制定方法严谨、流程规范、基于循证医学且充分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对MPE管理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推荐意见具有可操作性,临床实用性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瞿介明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曹彬教授


《共识》的制定历程


随后,李为民教授介绍了《共识》制定的背景和历程。李为民教授表示,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胸膜与纵隔疾病筹备学组开展的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数据,MPE是我国胸腔积液的第二常见病因,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患者预后差,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重。2014年,国内专家编写发表了《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至今已有9年。近年来,新药物、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迫切需要新的共识来指导临床实践。在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2023年4月启动了《共识》的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陈荣昌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灿茂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陈良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等专家为《共识》编写提出了大量的宝贵意见。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孙鑫教授及团队为《共识》提供方法学支持。经过全体编写专家多轮线上线下会议讨论,反复修改后定稿。


李为民教授提到,围绕MPE的治疗,缺乏国内的高质量研究证据,尤其是新药物、新技术尽管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但是证据质量不高,有待于国内同行共同努力,开展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为将来的指南共识提供证据支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为民教授


共识发布


《共识》的发布仪式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澜医生主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按下启动仪式按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丹教授、王刚教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吕小东主任、蔡蜀菁编辑、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应颂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项轶教授、解放军总医院梁志欣教授、中日友好医院侯刚教授、上海市长海医院张伟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杨莉教授登台,共同见证《共识》发布仪式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指南与共识的要求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蔡蜀菁编辑主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吕小东主任介绍了指南和共识制订的基本方法及程序,从启动与规划、确定指南类型、注册、撰写计划书、成立工作组、管理利益冲突、调研临床问题、检索和评价证据、形成推荐意见、撰写与发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强调了高质量指南的制定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 吕小东主任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 蔡蜀菁编辑


共识解读


解放军总医院梁志欣教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娜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应颂敏教授就“MPE的发病机制及预后评估”进行了精彩解读。应颂敏教授讲述了MPE肿瘤细胞与胸膜腔微环境中的宿主淋巴及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其他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淋巴管阻塞、血管新生、血管渗透性增强、胸膜炎症等MPE发病机制进行了讲解。还介绍了MPE的预后评估模型,如国外LENT模型、PROMISE模型、BLESS模型,以及华西医院李亚伦教授发表的CAIL模型。并指出MPE 的预后评估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参考价值,建议结合患者的体力状态评分、肿瘤类型和实验室指标来综合评估患者预后。


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应颂敏教授


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亚伦教授、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何正光主任医师主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田攀文教授解读了“胸腔局部治疗(常规治疗)”。《共识》强调,有症状的MPE患者应尽早接受胸腔局部治疗。田攀文教授介绍了胸腔穿刺、胸腔置管引流、胸膜固定术、胸腔内抗肿瘤药物治疗四种治疗方式适用人群、禁忌症、药物选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田攀文教授指出,无论肺是否可复张,胸腔置管引流可作为 MPE 的一线治疗方法。置管后尽量每日引流,胸腔置管引流后酌情使用铂类药物行胸腔内化疗,或与抗血管生成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或贝伐珠单抗)、重组人IL 2等联合胸腔化疗,可能为MPE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田攀文教授


由广元市中心医院石平主任医师、绵阳市中心医院朱静主任医师主持,中日友好医院侯刚教授分享了“胸腔局部治疗(新技术)”部分。侯刚教授从“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胸腔热灌注化疗、分隔性MPE的治疗”三个部分进行了介绍,侯刚教授指出,胸腔介入治疗(电刀、氩气刀、冷冻、激光、射频消融等)能使部分MPE患者获益,但缺乏高质量的证据。外科手术治疗MPE的价值尚不确切。对于胸腔置管引流或胸膜固定术后,MPE 仍未控制的患者,可酌情考虑行胸腔热灌注化疗。对于有症状的分隔性 MPE,可胸腔内注入纤维蛋白溶解剂(如链激酶、尿激酶)来促进积液排出;或通过胸腔镜清除胸腔内黏连带,注入纤溶剂来促进排液。


中日友好医院 侯刚教授


由广安市人民医院邓太兵主任医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项轶教授从化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四种治疗方式,介绍了“MPE的全身抗肿瘤治疗”的共识。项轶教授指出,原发肿瘤的治疗对MPE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恶性肿瘤继发的MPE,若患者体力状态评分良好,推荐针对原发肿瘤进行全身抗肿瘤治疗。化疗药物在胸腔蓄积会导致毒性增加,因此在全身化疗前,尽量先引流胸腔积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项轶教授


会议总结


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作会议总结。李为民教授对与会专家们表示感谢,表示此次《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发布会暨共识解读会内容丰富,编写专家们对《共识》的要点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和诠释,有助于大家理解和应用《共识》。李为民教授对《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为《共识》发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最后,李为民教授提出,MPE的治疗仍然面临挑战,期待全国同行一起努力,促进恶性胸腔积液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为民教授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