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康复是临床医生份内事,公共卫生工作就有了最主流、最强有力的力量”——2020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来源: 呼吸界 2020-11-15

2020年11月13-14日,由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协办的“2020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术论坛暨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工作会议”在河南郑州顺利召开。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华预防医学会 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王辰院士、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邵凤民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作大会致辞,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张晓菊为大会主持。




大会主席王辰院士表示,医学包含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广义的临床医学也包括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2016年中华预防医学会成立了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2017年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在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竖起了呼吸的旗帜,推动了呼吸在疾病预防和呼吸康复方面的重要进展,使得呼吸预防和呼吸康复工作得以真正开展。 


“预防和康复是临床医生份内的事情,这个观念真正的转变过来以后,公共卫生的工作就有了最主流、最主要、最强有力的一支力量。”王辰院士说,呼吸学科要想长期保持先进性,就一定要有先进的思想,能够真正担负起疾病防治的工作,在学科能力建设、机制建设上,必须形成预防、诊疗和康复一体的观念,才能够成其先进,才能够成其事。




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教授主持。会议围绕呼吸系统疾病防控为主题展开,涉及呼吸道病毒感染、结核、戒烟等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和诊疗多个领域,采取线下会议和网络同步直播的方式,来自河南省及全国200余名呼吸医师参加会议。


会场亮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在《群医学:概念及实践》报告中指出,“医学”、“公共卫生“、”健康”三者概念相互交融。“群医学既涵盖医学手段,也包括公共卫生政策,用公式可以表示为群医学=医学+公共卫生。”


在世界范围内,预防医学因公共卫生学院的建立开始独立发展,与临床医学产生裂痕。在我国,医学学科体系效仿前苏联,各医学学科在医学学科框架下并行发展,忽略了学科间的联系与融合,弱化了对医学生大健康医师的培养,而群医学可以弥合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之间的裂痕。


王辰院士表示,群医学之“群”包含常人之群、病人之群、医者之群和学科之群,在实践中要“集而群者之互动、集而群者之制约、集而群者之协同”,群医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教授在《COVID-19的临床表现和干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慢性并发症和肥胖等。嗅觉和味觉丧失是新冠肺炎最常见的初始症状,且恢复率较高。新冠病毒几乎可以侵犯人体的任何部位,包括肺部、心脏、血管、肠道、肾脏、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并引发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心肌损害、肺栓塞、卒中、局部缺血肿胀、腹泻和结肠损伤等。此外,新冠肺炎的实验室检查方面,常见淋巴细胞减少、炎症指标升高(LDH、CRP)、肝酶升高等实验室异常。


瞿介明教授介绍,新冠肺炎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抗体、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干细胞、中药和疫苗等,并对每种干预方法做详细说明。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做《无创通气在新冠肺炎中的选择应用》报告。他介绍,在不同的研究中,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O)和无创通气(NIV)在新冠肺炎中使用率差异较大,其中NIV为1%~56%,HFNO为4%~64%。目前,HFNO或NIV的选择缺乏循证依据指引,不同地区推荐倾向于当地偏好进行总结。


新冠肺炎有L型和H型两种表型,L型具有低弹性阻力、低通气血流比值、低肺重量、低肺可复张性的特点;H型具有高弹性阻力、高右向左分流、高肺重量、高肺可复张性的特点是。陈荣昌教授指出,对于L型患者的治疗,可尝试在此类患者中使用NIV或HFNO,同时需加强对患者食道压摆动、呼吸做功等指标的监测,以降低自身肺损伤的发生。对于H型表型,肺顺应性好的患者应保持较低水平PEEP;同时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做得太多比进行过多干预更有好处。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杨维中教授在《疫苗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报告中介绍,肺炎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儿童最主要的感染性死因,可由病毒、细菌或真菌引起。2017年,肺炎约造成81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占全部死因的15%。研究显示,母乳喂养、环境改善、接种肺炎疫苗以及抗生素治疗可预防2/3的儿童肺炎死亡。


杨维中教授表示,我国近70年来,10起严重传染病暴发事件其中8起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此要对防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予以重视。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单广良教授做《预测模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报告。他介绍,流行病学模型可以加深对疾病流行因素的理解,进一步揭示和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控制规律,有助于更有效地制定预防策略。


传染病预测模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譬如,模拟传染病流行趋势,预测时空范围;评估传染力大小,量化传播速度;预测可能感染的人数;推测流行的高峰和拐点;评估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时效性等。同时,传染病预测也不只是建模型,其发现传播链的作用并不低于预测的价值。


单广良教授指出,可以通过预测新冠肺炎患者重症转归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以帮助医生便捷和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变化,为早期、动态检测患者转归提供科学诊疗依据,提高救治水平和医疗质量。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做《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报告。他介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瑞德西韦抗病毒治疗临床研究纳入237例PCR确证的新冠肺炎患者,瑞德西韦组负荷剂量为200 mg iv qd x1 day,持续剂量为100 mg qd x 9 day,疗程10天,主要终点为随机化后至临床改善的时间。


结果发现,瑞德西韦并未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瑞德西韦21 d与安慰剂组23 d风险比1.27;与安慰剂组相比,瑞德西韦可以缩短重症患者康复2天的时间。同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瑞德西韦组与对照组的中位改善时间18 d与23 d中,在随机到发病时间≤10 d时HR为1.52,在随机到发病时间>10 d时HR为1.07,提示早期使用可能获益更大。


曹彬教授指出,“临床医生科研需要有热情和激情,需要克服惰性;在日常中要多读书,找准科学问题,好的研究设计是成功的一半。需要多练笔,因为文章是改出来的。成功只会留给不停积累的有准备的人。”


临床科研学术论坛,来自国内呼吸领域的科研大咖齐聚一堂,胡清华教授、宋元林教授、李满祥教授等围绕国自然基金的书写与申报、基于临床问题的科研设计、以及基础研究向临床的转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及现场问答。其中,文富强教授以《基于多组学图谱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分子诊断、分子分型、精准治疗与急性加重风险预警模型的系统研究》为题,对于国家“精准医学”重点专项的申报要点以及具体实施进行了解读。慢阻肺具有误诊率高、临床表型复杂、治疗同质化严重、预警评估困难等特点,文富强教授课题组从这些临床问题出发,基于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临床信息构建全新的慢阻肺分型模式以及急性加重预警模型,并结合精准治疗方案对于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临床的验证和推广,是首次系统性的寻找慢阻肺的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和诊断体系,构建慢阻肺分子分型方案,开发慢阻肺精准治疗方案,建立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预警模型,为相关的科研人员提供的很好的参考模式。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专场中,黄克武教授、梁宗安教授、赵雁林教授等围绕流感药物、检测方法进展、重症流感早期识别与治疗、耐药结核的诊治等方面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进行深入探讨。


其中黄克武教授重温了流感概述,诊疗、预防等基础知识,并从多方面剖析了近几年流感药物变迁史。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和隐形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对社会危害重大,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治疗主要通过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流感药物主要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M2离子通道阻滞剂、血凝素抑制剂、病毒RNA聚合酶光谱抑制剂、利巴韦林。近一年主要抗流感药物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M2离子通道阻滞剂、血凝素抑制剂。对重症病例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保护和功能支持。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然而我国接种率低。黄克武教授指出流感爆发是全球重要公共卫生事件,危害极大,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流感的治疗策略与方案应与时俱进,全民应高度重视疫苗接种。



慢性气道病专场围绕气道慢性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多角度病情评估新理念、疾病早筛早治、气道的影像学评估、智能化新型慢病管理设备、肺康复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中日友好医院杨汀教授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大气污染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早期筛查慢阻肺病人,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整体预后至关重要。”杨汀教授表示,慢阻肺诊治需前移至早期慢阻肺,即慢阻肺自然病程的初期。早期慢阻肺患病率高,检出率低,单独依靠肺功能检查并非最佳手段,应基于危险因素、症状、影像、肺功能四维评估。慢阻肺患者的治疗选择很多:两联或三联药物、新型生物制剂、内镜下介入治疗等,治疗中应加强肺康复治疗理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保健作用最大化。



在肺癌诊断与治疗分会场中,白春学教授、张捷教授、陈欣教授等从早期肺癌的诊断和管理到晚期肺癌的个体化全程治疗,以及呼吸介入在肺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为线上线下的呼吸同道带来了学术盛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到目前中国肺癌早诊早治的现状,肺癌仍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是目前中国肺癌早期诊断率很低,5 年生存率仅约 15.6% 。造成该严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恶性肺结节(早期肺癌)的科学鉴别诊断方法,致使诊断延后,丧失最佳治疗机会。白教授牵头制定的中国共识和亚太指南,将5A流程和PNapp 5A融入到肺结节的管理流程之中,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新技术,对肺结节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达到精准、科学管理肺结节的目的。


图:(左)白春学教授、(右)张晓菊教授

  

本文内容来源自:大会主办方、《医师报》订阅号(ID:DAYI2006)《王辰院士:预防是临床医生天然的职责 | 2020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术论坛召开》


本文完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