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一周内疾病进展迅速,出现急性呼衰,新冠?间质性肺炎?肺癌?这种双肺弥漫性病变该如何鉴别?
来源: 重症肺言 2022-02-25

推荐语


53岁男性患者,亚急性起病,反复胸闷、气促、发热,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多发斑片影及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双侧肺门增大,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对于该患者如何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否考虑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是否可能为慢性间质性肺炎合并肺腺癌?



病例简介


一般情况:


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月余,加重10天」于2020年3月收治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2020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爬2层楼)后胸闷,气促,无胸痛、头痛,无发热、咳嗽,伴盗汗,未予重视。2020年2月26日因日常活动后出现胸闷、气促,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斑片状及结节状高密度影,双侧胸腔少量积液,TSPOT(-),予平喘,当地医院抗炎治疗多日后无好转,患者氧饱和度波动在80%左右。后就诊于上海某医院,予以头孢他啶、莫西沙星抗感染后效果不佳。


2020年3月3日入我院抢救室,查血常规示CRP 178 mg/L,WBC 14.43×109/L,NEU% 86.6%,LYM% 4.4%,MON% 6.1%。胸部CT示两肺弥漫多发渗出改变;两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图1)。抢救室予吸氧,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抗炎,泮托拉唑护胃,盐酸氨溴索抗凝等对症治疗,现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科。


图片

图1 患者胸部CT(2020年3月3日)


患者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一般,近1个月体重下降5 kg左右,胃纳一般,睡眠一般,二便无殊。追问病史,患者诉2年前胸部CT无异常。


既往史及其他


既往有房颤病史2年余,长期口服拜阿司匹林,未使用胺碘酮治疗。吸烟20余年,每日约半包。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家族遗传病史,否认过敏史及手术外伤史,否认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冶游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7℃,脉搏109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03/63 mmHg,血氧饱和度97%(高流量吸氧,流速60 L/min,氧浓度60%),神清,双肺呼吸音增强,可闻及干啰音,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腹软,膨隆,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四肢肌力可,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CRP 178 mg/L(↑),WBC14.43x109/L(↑),NEU% 86.6%(↑),LYM% 4.4%(↓),NEU 12.51×109/L(↑),LYM 0.63×109/L(↓),Hb 155 g/L,红细胞比容 0.458,PLT 313×109/L(↑)。

生化:PRO 164 mg/L(↓),Alb 34 g/L(↓),LDH 391 IU/L(↑),余pro-BNP、ALT、AST、Cr、CK、CK-MB、肌红蛋白、cTnI、电解质均正常。

DIC:APTT 30.5 s,PT 13.9 s,INR 1.19,TT 16.40 s,Fg 6.4 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6.1 mg/L(↑),D-二聚体定量2.11 mg/L(↑)。

血气分析:pH 7.38,PaO2 12.66 kPa,PaCO2 6.22 kPa,SatO2 97.4%,HCO3- 25.0 mmol/L,BE 1.6 mmol/L,AaDO2 0.330 kPa(↓)。

心超:三尖瓣关闭不全,射血分数63%。

头颅CT:双侧侧脑室旁散在腔隙灶;枕大池增大,左颞极蛛网膜囊肿。

上腹部CT:肝脏低密度灶,左肾低密度灶;后腹膜多发增大淋巴结。

盆腔CT:前列腺增大;左侧股骨头结节。

心电图:心房颤动。



诊断过程


结合患者上述现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首先考虑为急性间质性肺炎,病因不明确,伴有Ⅰ型呼吸衰竭,遂予以告病重,绝对卧床,高流量吸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 g q8h+莫西沙星400 mg qd抗感染治疗,甲强龙40 mg q12h抗炎,辅以平喘、化痰、护胃、祛痰等对症治疗。


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感染相关指标示PCT、G试验、CMV IgM和DNA、内毒素试验、呼吸道九联检、呼吸道病毒十五联检(咽拭子)、T-SPOT、HSV1、HSV2均正常。痰涂片及细菌、真菌培养均阴性。外院广谱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


患者近2年体检胸部CT未见异常,无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基础,同时肺部影像与典型的普通型间质性肺炎表现不符合,无明显胸膜下累及,全肺均匀分布。免疫指标提示:抗Ro-52抗体弱阳性(±),其余自身抗体检测阴性。CD3绝对计数554个/μl(↓),CD4绝对计数349个/μl(↓),CD8绝对计数135个/μl(↓);余ANA、ENA、DsDNA、ANCA、IgG4、Ig全套等均正常,患者无口干、眼干、关节酸痛、晨僵、皮肤改变等结缔组织疾病表现,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诊断依据不足。


非感染因素方面,需考虑肿瘤疾病,入院查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CYFRA21-1 44.95 ng/ml(↑),NSE 30.33 ng/ml(↑),CEA 6.14 ng/Ml(↑),CA125 978.5 U/Ml(↑),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见少数几个异型细胞,癌疑。全身多部位CT未见明确占位性病灶。先后行2次床旁支气管镜检查,BALF送检NGS未见明显病原微生物,脱落细胞学检查找见癌细胞,倾向腺癌;结合相关检查,最终诊断为肺腺癌,cT4N2M1a,ⅣA期,PS评分4分。完善外周血EGFR基因检测:EGFR-19del(+),遂予以吉非替尼(易瑞沙)靶向治疗。后患者胸闷气促症状逐步好转。当地定期复查肺部CT如下(图2,图3)。口服吉非替尼治疗2个月后患者肺部病灶渗出部分吸收减少。治疗7个月后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较前明显好转。


图2 患者胸部CT(2020年5月10日)


图3 患者胸部CT(2020年10月15日)


讨论


1、对于类似该患者的双肺弥漫性病变,如何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该患者为中年男性,既往有房颤病史,此次亚急性起病,以反复胸闷、气促、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查体示双肺呼吸音增强,可闻及干啰音,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多发斑片影及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双侧肺门增大,1周内疾病进展迅速,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入院诊断考虑重症肺炎,间质性肺改变[急性间质性肺炎(AIP)可能]。多种病因包括感染、结缔组织病或药物肺损伤等,均可引起急性肺损伤,表现为肺间质炎症、纤维化或弥漫性肺损伤改变。


对于此类患者,首先需要鉴别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且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流行,还需鉴别新冠病毒肺炎。新冠病毒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早期可有不典型的上呼吸道症状、肌痛和腹泻,重症患者多在1周内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严重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RDS/MODS),胸部影像学以磨玻璃影或实变为主要表现,可有网格和索条影,但相对较轻,蜂窝或牵张性支气管扩张等肺结构破坏征象不明显,该患者胸部影像学以双肺弥漫性渗出改变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亚急性起病,呼吸困难明显,伴有发热、乏力,符合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但患者无明确的流行病学病史,且核酸及抗体检测阴性,故不考虑此诊断。


其他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微生物,例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通常不会引起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影像学表现多以段或叶分布的肺实变、渗出为主,与该患者影像学表现不符,同时PCT、内毒素试验等均阴性,先后使用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莫西沙星广谱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细菌性肺炎诊断依据不足。


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如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影像表现多以双肺多发斑片渗出改变为主,部分伴周围实变,与该患者影像表现可相符,但通常起病急骤,少见亚急性起病。患者入院后立即完善病毒十五联检,结果均阴性,患者早期无WBC下降、高热、四肢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故而考虑病毒性肺炎依据不足。其他还需考虑真菌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孢子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两肺野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分布于肺门周围,肺野外带及肺尖很少受累。本病例肺部弥漫性分布,肺尖及肺野外侧段也有受累。该患者无免疫抑制基础,可能性不大。为进一步鉴别感染性疾病,我们通过完善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送检NGS明确可能的致病病原微生物。


结合患者病史,我们高度怀疑非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急性肺损伤。首先考虑鉴别急性左心衰竭,但患者既往虽有房颤病史,无心功能不全,入院Pro-BNP正常,无下肢水肿,无粉红色泡沫样痰及散在湿啰音等典型左心衰竭体征,可能性不大。鉴别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可分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及继发性间质性肺炎,均可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肺间质病(RB-ILD)、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和急性间质性肺炎(AIP)。该患者有吸烟史,其中RB-ILD与DIP均与吸烟相关,一般隐匿性起病,以劳力性呼吸困难、喘息、咳嗽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出现较为广泛的肺间质改变,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典型HRCT表现有小叶中心小结节合并磨玻璃样致密影及支气管壁增厚。磨玻璃样致密影是与肺泡管及肺泡腔内有巨噬细胞堆积有关,而小叶中心结节可能是由于腔内浸润呈支气管周围分布所致。通常,戒烟可缓解症状,同时对激素治疗敏感,但患者已停止吸烟,并使用甲强龙治疗,仍未有改善,可能性较小。


AIP起病迅速,常快速进展为呼吸衰竭和ARDS,其病理基础是弥漫性肺损伤,影像表现为双肺弥漫的实变和磨玻璃影,与患者表现相符。AIP也可继发于结缔组织病(CTD)、过敏性肺炎或药物性肺损伤。故而我们进一步完善了风湿免疫相关抗体检测,结果抗Ro-52抗体弱阳性(±),T细胞功能示CD3、CD4、CD8阳性细胞数量下降,患者无CTD相关临床表现,但以肺部受累及可疑Ro-52阳性不能诊断CTD,仅能提示宿主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患者入院后查多个肿瘤标志物均明显升高,且痰脱落细胞找见异型细胞,结合影像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需高度怀疑肺恶性肿瘤。最终通过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寻找到肺腺癌细胞,全身评估后明确诊断为肺腺癌,cT4N2M1a,IVA期,PS评分4分。


2、该患者是否考虑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肺泡细胞癌)?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肺泡细胞癌)占肺原发肿瘤的2%~7%,根据影像表现可分为孤立结节型、实变型、弥漫或多结节型,其中孤立结节型较为多见,一般分化良好,生长缓慢,沿细支气管、肺泡壁表面蔓延而不破坏肺组织结构。按照病理分型可分为黏液型、非黏液型和混合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和进行性呼吸困难,可伴发热,多由继发性肺部感染所致。黏液型肺泡细胞癌可有大量浆液痰的特征性表现,排痰量>100 ml/d,临床出现此类表现者多数为晚期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肺泡细胞癌)。本例患者初始就表现为双肺间质性改变,无明显咳痰增多,亚急性病程,影像呈双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表现,而非常见的肺炎型肺泡细胞癌的表现。肺泡细胞癌转移常以直接蔓延为主,通过柯氏孔从局部蔓延至整个肺段甚至肺叶,淋巴转移及血液转移较少见。该患者病灶一开始即为双肺多发斑片、团状高密度影,与常见的肺泡细胞癌直接蔓延改变不同。故暂不考虑肺泡细胞癌。


3、是否可能为慢性间质性肺炎合并肺腺癌呢?


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理由如下:①慢性间质性肺炎,既往有相关病史(如风湿病史等)和缓慢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的临床表现,该患者表现不符合。②慢性间质性肺炎多进展缓慢,该患者病灶扩大迅速,但未有急进性肺纤维化破坏,影像表现仍以广泛斑片渗出为主,亦与AIP不完全相符。③针对间质性肺炎,曾使用甲强龙治疗,但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病情仍继续加重。因此,我们最终考虑该患者双肺斑片状及间质改变均为肺癌(肺泡细胞癌可能)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糜丽云,班承钧,刘艳,等.急性弥漫性肺浸润性改变的临床特征[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4):3445-3449.

[2] Travis WD, Garg K, Franklin WA, et al. Review Evolving concepts in the patholog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of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J]. J Clin Oncol, 2005, 23(14):3279-3287.

[3] Laskin JJ, Sandler AB, Johnson DH. Redefining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J]. Semin Oncol, 2005, 32(3):329-335.



作者简介


时国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政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慢性气道疾病诊治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发表SCI论文6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冯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重症学组副组长;曾荣获上海市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优秀专科医师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九龙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奖」;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第一完成人获得专利2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


丁永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青年协作组成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管病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VTE防治管理委员会秘书及VTE专家组成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于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虞有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2018级PCCM学员;201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法文班),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2014年曾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附属市立医院担任外籍住院医师1年;目前以第一作者于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7篇。






作者:虞有超,丁永杰,冯耘,时国朝;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重症肺言」

原链接戳:急性间质性肺炎为表现的肺腺癌一例







本文完
排版:Jerry
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