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办公室阳光洒满一地,上岗不久的新员工正在伏案工作……,《呼吸界》一岁了。
2016年11月13日,《呼吸界》以一篇“最新全国呼吸学科排名近日公布:新十强产生”首次亮相。自此,《呼吸界》在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开篇致辞的激励和指引下,起步前行。一年过去了,487篇文章、近百万人次阅读、21300余位呼吸人的关注,让我们成为了呼吸界的有机部分。
《呼吸界》是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信息交流平台,是助力呼吸领域学科发展、资源整合、患者照护的特殊阵地。过去的一年,我们紧跟呼吸学科战友们拼搏奋进,勤劳耕耘的步履,见证和分享了呼吸学科的每一份收获和进步。我们细细号切专业脉搏,体会同人需求,相继开设了〈今日重磅〉、〈传道〉、〈高手支招〉、〈病例分享〉、〈学术PK〉、〈你误诊了吗〉、〈一周国际前沿速览〉、〈呼吸爱〉等栏目;策划推出〈五虎上将〉、〈从菜鸟到将军〉、〈亮剑“十三五”〉、〈中国呼吸学科基因改造工程进行时〉、〈最美基层十佳〉、〈组长会谈〉……等系列报道;“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成功换届”、“慢病防治定下国家规划:主要指标呼吸有八项”、“多年杜鹃啼血般奔走呼吁:呼吸疾病防治又获重大突破”等数十篇重磅报道更是引发数万围观。
常常有人问起,你们为什么要做《呼吸界》?每当此时,我们都会想起在并肩"非典"的日子里,身为医学界最勇敢和最忘我的呼吸人,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的壮举和眼神;想起雾霾天里,口罩上面那一双双眼睛露出的深深无奈与担忧;想起在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时对呼吸疾病的忽略和轻视;是以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为代表的呼吸人的使命感和职业感召力, 虹吸我们离开已负盛名的舞台,带着理想童心和鸿鹄之志来到这里。
深深感谢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陈荣昌、瞿介明等呼吸学科领军们对《呼吸界》的倾情支持和精心呵护;感谢那些在繁忙辛劳的工作之后,挑灯为《呼吸界》熬夜伏案的每一个参与者;感谢那些关注和点击《呼吸界》并不禁分享和评论的阅读者,是你们无条件的付出和爱换来了大家对《呼吸界》的赞誉和鼓励。
心怀忐忑和敬畏之心,我们不断地问自己,问大家,呼吸界同人最想听到看到的是什么?最想通过连接得到怎样的收获?11月15日,《呼吸界》首次作为网络及媒体支持的“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即将启动,《呼吸界》网站和APP也将随之上线。用创新创造活力。未来,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APP和网站三位一体的平台上,拓展新功能,将《呼吸界》建成一个能够让人与信息,情感与服务互通互联的呼吸界人际网络平台,造福医界,最终让患者得到更加优质的照护。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呼吸界》周岁生日,让我们为梦想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