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精华 | 王辰:过去只关注临床,现在要拓展到预防和康复
来源: 呼吸界 2017-11-19

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简称“呼吸专委会”)今天举办了以“呼吸健康,预防先行”为主题的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高峰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指出,很多医生甚至不清楚呼吸疾病的三级预防。事实上临床医生一定要完成从症状驱动式治疗向长期干预、终身管理模式的转变,预防上要下足功夫。



王辰:临床医生一定要完成从症状驱动式治疗向长期干预 、终身管理模式的转变



今天上午,王辰院士在大会上做了主题为《呼吸疾病的一二三级预防》的演讲。他指出,呼吸疾病位居我国城乡主要疾病死亡率首位,应该是四大慢病之一,甚至是第一大慢病,但目前其严重性被严重忽略。甚至很多医生都不清楚呼吸疾病的三级预防。事实上临床医生一定要完成从症状驱动式治疗向长期干预、终身管理模式的转变,预防上要下足功夫,过去只关注临床,现在要逐渐拓展到预防和康复方面。要把握好慢病防控的3-3-3策略,“将其转化成观念,运用到语言,体现到行动中去”,王辰院士说。

而在二级预防上,推广肺功能检测也有很多工作要做,尽管十三五就提出了将口腔检查和肺功能检测纳入常规体检,但现在过去两年了,依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此外,呼吸疾病的一级预防也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现在国际上通行的打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普及的很差,这主要是因为公众防病观念落后。王辰院士还强调,三级预防在策略上要侧重基层,这是定势之举。

陈荣昌:社区慢阻肺诊断不足的现状亟待改变



在今天的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荣昌教授做了《慢阻肺社区防控的探索》的报告,他指出,在社区慢阻肺轻中度病例比较多,如果不干预,这些慢阻肺患者的疾病进展很快。但我国依然存在慢阻肺诊断不足的问题,尤其在基层诊断率低。而这时是最好的干预阶段,及时干预对减缓疾病进展获益最大。因此未来会更多考虑基层药物供应的可用性、价格,在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供应方面,对为基层提供物美价廉、患者经济能承受的药物。但在治疗上,目前我国的慢阻肺治疗现状也不容乐观,吸入药物使用率不到1%。而要改变老旧观念,则要进行普及教育,开展质量控制项目等。

陈荣昌教授还介绍,仅有10%的慢阻肺患者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因此要在社区医疗层面像查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事实上肺功能仪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基层买得起仪器,因此还有一个关键是指导医务人员用好肺功能仪器。

 

王克安:医生吸烟是变相的“烟草广告”,男医生吸烟率46%!



控烟对于呼吸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王克安教授今天做了《控烟的形式和对策》的报告。王克安教授指出,从英美等国的经验来看,医生吸烟率下降对普通居民吸烟率的下降有明显影响。因此英美等国家在戒烟医者先行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以前女护士吸烟率比较高,如今已经下降到10%以下,有的地方已经下降到3%、5%。而在我国,虽然男医生吸烟率逐年下降,但目前依然有46%,和国外比差很多。王克安指出,很多患者会认为医生还在吸烟,因此懈怠了戒烟,因此可以说医生吸烟是变相的“烟草广告”。因此医生不但要自己戒烟,还要劝阻他人吸烟;对有戒烟愿望的人要提供戒烟帮助。


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