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磅 | 全国胸科医院建设与发展座谈会:推动抗痨界与呼吸界大会师
来源: 呼吸界 2017-12-24

完成结核病防治与呼吸学科的历史性回归,才真正有利于患者和结核病防治;胸科医院走「大呼吸,小综合」的路,不再限于结核的防治,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由山东省胸科医院、山东省呼吸病与结核病防治研究中心、山东省防痨协会主办的2017胸科医院建设与发展座谈会12月23日在济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医院院长王辰和来自全国的40余家胸科医院院长一起,探讨我国胸科医院未来发展之路。

王辰院士指出,胸科医院走「大呼吸,小综合」的路,不再限于结核的防治,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胸科医院在诸多困难下完成华丽转身,实现成功转型。历史上,结核和呼吸从来就是一家,推动结核病防治与呼吸学科的历史性回归,不是谁向谁回归的问题,是互相回归。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利于结核病的防治,有利于病人。

 

王辰:推动结核防治与呼吸学科的历史性回归,没有私利,只为病人

王辰院士指出,结核与呼吸历史上是一体化的发展过程。结核病在我国整体疾病谱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中国人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原因首当其冲就是痨病,即结核病。我国结核病防治过程也是呼吸学科发展过程。但现在结核病医院的路走得艰难,有的医院往肺癌方面转型,有的往呼吸病或综合医院等方面转型。其实胸科医院就是肺科医院,肺科医院就是呼吸医院,结核与呼吸「本是同根生,相分未见妙。」二者的分开,对双方发展均不利,尤其对于结核防治不利,对于病人更是不利。分开导致呼吸专科医生「废用」于结核病防治,结核防治人员又短于鉴别诊断,胸科医院的发展障碍,病人往往辗转于各医疗机构多次未能得到及时诊治。这是体制机制上的问题,需要深刻反思、变革。

 


从学理上说,结核与呼吸根本就是一个学科。把二者生硬分开,就好比把肺炎从呼吸学科里独立出去,单独搞一个学科,这是没有道理的。结核病防治不适合单搞一个学科。当前,即使难度很大,也要推动完成结核病防治与呼吸学科的历史性回归。这是没有个人私利的,真正地是为了病人,为了结核病的防治。

王辰院士再次强调了我国结核病的严峻形势:由于结核病和呼吸病防治分为两个体系,大量的结核病人未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今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群免疫力下降,结核病感染或复燃将成为很严重的问题。近年,我国肝炎发病下降,结核病发病居高不下,耐药结核菌增多,未来,结核病很可能成为我国最大的传染病。

尽快发现、及时治疗,减少带菌者传染疾病的机会是结核病防治的关键。结核之防在于诊治,诊治之要在于鉴别,鉴别之本在于呼吸。在结核病疫情严重的情况下,胸科医院即使厉兵秣马、「挽起袖子加油干」,能及时就诊并获得诊断的结核病人也是有限的。为此,必须要有综合医院的呼吸学科参与进来。

对于全国的胸科医院来说,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下一步往何处去的问题。王辰院士指出,「大专科、小综合」是一个发展之路。只有走「大呼吸,小综合」的路,不再限于结核的防治,才是胸科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呼吸疾病发病形势严峻,换言之,医疗市场巨大。呼吸疾病以前完全是被肢解、被「小瞧」了:肺心病被归在了心血管疾病里,其实90%的肺心病是慢阻肺引起的;肺癌被归到肿瘤里;尘肺被放到职业病里,……哪怕仅仅把肺心病和肺癌归入呼吸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就成了第一大系统疾病。由于我国巨大的吸烟人口、雾霾等严重的空气污染、病原耐药和新发病原、人口老龄化,我国将来呼吸疾病的发病形势将更趋严峻。以慢阻肺为例,我国现有慢阻肺患者一个亿,和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但目前只有10%的慢阻肺患者得到诊断。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好处不言而喻,以肺癌为例,Ⅰ 期肺癌的10年生存率是92%;而 Ⅳ 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4.2%,关键在于呼吸学科对之早期发现。胸科医院转型呼吸病医院,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许绍发:要先找到中国结核病防治关键的问题在哪

北京胸科医院许绍发院长首先指出,目前我国的胸科医院现在处于很尴尬的位置,目前的胸科医院都是历史上「不伦不类」的医院转过来的。我国曾深受十痨九死之害,因此解放以后也就是50年代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结核病医院。经过结核病防治工作,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结核病发病率快速下降;这导致我们「高兴得太早,仗没打干净就过早地高兴起来,以为中国的结核病问题解决了」。后来,很多结核病医院不得不关闭或者转型。直到今天,中国的胸科医院也没有很好的定义。而胸科医院的出路需要自己想办法,天上不会掉馅饼。

 

说到未来的发展,许绍发院长提出要先找到中国结核病防治关键的问题在哪。关键是否在于科研?新药?队伍?新技术?新设备?

接下来他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上述因素固然重要。但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我国的结核病存在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发生率高的问题。只有把这几个数据降下来,核心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因此,一是不要盲目追求高精尖。中国肺结核防治最大的问题是传染源没有管理。治愈是最好的预防,但是治的速度永远没有疾病扩散的速度快,因此未来要加大传染病的管理。

二是结核病发现的关口要前移。要改变患者的发现思路,结核和呼吸要合作、要联手、要回归,让呼吸学科实实在在综合起来、大起来。而在综合医院的呼吸科筛查出来结核病、转诊,可以实实在在做到关口前移。

三是加强胸科医院的学科建设。打铁要自身硬,要从规模到管理,到运营模式,到传染病防治的要求,建立起行业标准。


在「胸科医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后,12月24日,「推动结核病防治与呼吸学科发展的历史性回归——兼论胸科医院的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继续召开。



曹彬:结核病诊断哪怕前移一天,病人就少一些机会传染给别人


在大会上,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二部主任曹彬教授结合中日医院经验谈到了综合医院在结核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曹彬教授指出,我国结核实验室检测能力弱。他提出,争取到2020年,我国结核病检测能力达到以下几点:

  • 结核患者密接人群筛查率达到95%以上;
  • 结核患者病原学检查阳性率50%以上
  • 耐多药筛查率达到95%以上;
  • 所有地级市医疗机构具有结核药敏、菌种鉴定、结核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力。

综合医院参与结核病防控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曹彬教授介绍,大部分结核病人首诊于综合医院呼吸科,因此综合医院参与结核病防控有利于早期发现肺结核,做到关口前移。在结核病防控方面,综合医院不作为是不可能的。在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下,综合医院必须勇于承担任务。不过,目前北京地区结核病人从发生感染到确诊的平均时间是33天,这意味着有的病人耽误了100多天才确诊。

因此曹彬教授强调,在病人出现咳嗽、咳痰、咯血伴有低烧、盗汗等疑似结核病症状后,要第一时间让病人得到结核病诊断的医疗照护,尽可能缩短病人诊断的时间。「哪怕前移一天,病人就少一些机会传染给别人」,曹彬教授说。

成诗明:结核病不遥远,2015年全球20万儿童死于结核病

中国防痨协会秘书长成诗明教授介绍了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控制策略。她介绍,2015年全球估计有20万儿童死于结核病。她强调结核病的筛查要主动和被动结合,以早期发现传染源。结核病的发现,一种是因病就诊,即出现了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还要开展主动检查,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进行结核病的主动检查,如老年人做健康体检、医疗卫生人员定期体检,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HIV/AIDS结核病检查、糖尿病结核病检查等。还要积极开展结核病病学检查,推出新诊断技术和方法(如自动化涂片、染色、读片、培养、分子诊断等),以提高传染性肺结核检出率和治疗管理,减少传播。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