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精华 | 秦强:基层医生设备匮乏如何诊断流感,儿童用奥司他韦宜偏保守,不要所有患者都用一种方案治疗
来源: 呼吸界 2018-01-19

1月7日,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秦强主任医师做客《呼吸界》《解密不一样的流感》直播间,就儿童流感疫情做了介绍,并具体讲述了「基层医生如何诊断流感、遇到流感患儿怎么用药」等问题。


孩子发烧到多少度要去医院?


很多医生都被家长问到过这个问题,看看秦强怎么回答。


秦强介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免疫力不同,感染流感后症状表现也是不一样的,一般12、14岁以上的儿童流感症状就和成人类似了。但年龄较小、免疫力发育还不成熟的患儿会有一些不同的表现,例如婴幼儿期的流感可能没有表现,所以除了体温以外,还要关注「貌似和体温没有关系」的异常,如突然间不爱活动,突然间不爱吃东西、不爱吃奶等和原来不一样的改变。如果担心孩子有肺炎,还要看患儿的呼吸频率和呼吸的动作。但如果家长不会数呼吸频率,还可以看孩子呼吸的动作,例如呼吸的时候是否有耸肩等费力的动作;或是观察孩子在呼吸时鼻孔是否是一张一合的(正常的时候不会这样)。要知道,正常的情况下,安静呼吸时鼻孔是不会动的,但孩子如果有呼吸道的较重感染,鼻孔会伴随呼吸困难等出现一张一合。


如果是5岁左右的儿童,如果除了发烧没有其他问题,吃退烧药可以退烧,而且不影响「吃喝玩乐」,可以居家观察。但如果出现发烧3到5天体温还不退,或者出现其他表现——咳嗽加重,出现皮疹,呼吸频率改变等,或是夜间突然出现睡眠不安稳的情况,就要到医院就诊了。而小婴儿则要更多关注他们的吃喝情况,因为这样的孩子感染流感后可能都不发烧,但精神不好,不吃奶了,也要考虑去就诊。


基层医生如何诊断儿童流感?


很多地方基层医生只能查血常规、拍胸片,他们该如何确诊流感呢?


秦强说,今年流感绝大多数白细胞是正常的,同时症状又不太符合支原体感染的表现,支原体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咳嗽,一般没有流感的接触史,没有流行病学史。如果孩子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又出现了高热,而肺部没有明显的体征,也没有刺激性的干咳,单单是白细胞接近正常等,可以考虑是流感。


秦强还介绍,随着检查手段的先进化,对住院和门诊的儿童病原学检测中发现,有的患儿合并两种病毒,个别有三种病毒,四种则比较罕见。但这两种病毒是否和本次疾病有必然关系,也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明。


基层医生遇到流感患儿怎么用药?


秦强还说,在流感流行季,对于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儿可以预防使用像奥司他韦这样的抗流感药。美国FDA推荐奥司他韦可以用于大于一岁的孩子来治疗和预防流感。但如果是小婴儿,例如小于3个月,确定是重症流感,可以用奥司他韦来治疗,但不推荐用奥司他韦来预防流感。在美国,新生儿大于两周,如果确定是重症流感,为了救命也可以使用奥司他韦。


儿童用奥司他韦宜偏向保守


秦强还介绍,儿童使用奥司他韦目前没有发现太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也和目前儿童用药偏向保守用药有关,疗程一般是3到5天,而且门诊不是给所有孩子使用奥司他韦这一类药物,而是高度怀疑流感时才添加。


秦强强调,儿童由于年龄特点,选择抗生素等都是偏向保守的,一般用头孢就解决问题了,因此很少用到成人用的「高级的抗生素」,只有特殊情况下才使用。而且儿童还有一个特点,只要没有基础问题、没有免疫缺陷,恢复较快。因此医生要有客观评估,不要觉得感染流感了就什么药都上。儿童更多的是强调严密的观察,一般对症治疗就可以缓解了,少用极端措施。其实对于流感等疾病来说,疾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情绪。


不要所有患者都用一种方案治疗


秦强还介绍,以婴幼儿为例,即使临床症状消失,例如体温稳定了,但可能还会持续排毒3个星期。因此医生也要提醒护理患儿的家长,这时患儿仍有一定的传染性,还是要注意防病。至少体温48小时稳定,才能让孩子去上学,否则增多交叉感染机会。


秦强还给基层医生中肯建议,诊断一个病不是很难,但诊断后要立刻对病情进行客观评估是轻症还是重症,据此采取治疗措施。不要「一招鲜」,不要诊断流感了所有患者都是一种方案。特别是儿童,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免疫力是不同的,医生要细心观察、调整用药,因为儿童的变化确实非常快。


儿童在12岁之前是淋巴组织高度发育的阶段,12岁时是成人的两倍,因此炎症反应会比成人高。需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查体,看有无肺部特殊的特殊表现,如果病程超过5天可以拍胸片看有无肺炎可能。如果单纯的体温高,没有其他特殊表现,没有阳性的发现,没有继发感染的依据,还是可以采取观察的。强说,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最后,秦强总结到,今年儿童流感的一个特点是病人多、发烧时间长,但重症病例少,而且目前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量已经有所下降。因此医生和家长都不要恐慌,其实任何传染病只要把感染源控制好了,疾病就会迅速被扑灭。


更多精彩内容可点击观看视频: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图片

特别鸣谢

东阳光药业

中日医院国际远程会诊中心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