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2020新年伊始,中国的呼吸学科开始了新的征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梳理呼吸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更能够帮助我们找准坐标,看清方向。为此,《呼吸界》记者拍摄专访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希望他精准透彻的分析和思考,能让你对现代呼吸疾病和学科发展有全新的认识。
33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瞿介明开始了他的从医生涯, 恰逢中国呼吸学科进入现代呼吸病学发展阶段 。 如今,已身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和上海瑞金医院院长的瞿介明,在谈及 这30多 年呼吸学科的发展变化时,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从预防、诊断与治疗的相互交融到学科的整体内涵建设,从学科能级的提升到诊治技术的跨越,在他归纳的四个特点中一连用了几个「前所未有」。
采访中,瞿院长以他做临床医生的感受,用许多生动实例,以小见大的梳理了「现代呼吸疾病」阶段的技术等方面的改变。提出中国呼吸学科已迈入了与国际接轨的全新阶段。瞿院长将这些巨变称之为「革命性的变化」。从CT诊断技术的飞跃,到病理诊断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从精准治疗的发展,到人工智能的应用,瞿院长的分析精彩透彻。
在瞿院长眼中,中国的呼吸学科发展至今已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其他兄弟学科相比仍然不算非常强大。谈到现今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瞿院长的具体想法和建言让我们颇感意外。
专家介绍 - 瞿介明
医学博士,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二级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部感染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