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华平教授、马飞教授权威解读中国首个《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专家共识》
来源: 呼吸界 2022-07-21

中国首篇《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将于近日见刊。紧密围绕该《共识》撰写背景、专业构架、核心内容,以及呼吸、肿瘤医师们对这部《共识》的关注点,《呼吸界》记者专访了该《共识》通信作者代华平教授、马飞教授,现把二位专家对这部跨多学科「智慧宝典」的理解和诠释分享给大家。


图:《共识》预印版


代华平教授:一些新的抗肿瘤药物效果非常突出,但与此同时带来的不良反应也非常突出,应当「权衡利弊」、「趋利避害」



记者:您是间质性肺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是什么促使您积极投入去做一个与肿瘤科医生以及其他各专业医生共同探讨的有关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的专家共识?




记者:从各专家最初萌发做这部《共识》的思路,到今天这部共识即将与大家见面,前后历经了多长时间?



代华平教授: 《共识》历时约2年,我们在前期召开多次会议共商该《共识》的初步构思与框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邀请了各专业领域涉及多学科合作的专家,组成了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共识的专家组,对目前相关的研究证据或者临床证据进行资料的收集归纳,再进行总结。对于一些临床医师关注的、但各学科领域还不能达到意见非常统一的「分歧点」,我们反复多次讨论,《共识》的初稿就做了好几个版本。在此过程中,我有个体会,过去比如肿瘤内科,可能没有像现在这么关注间质性肺病,而该《共识》是按照间质性肺病诊治相关原则,将抗肿瘤药物的因素全面考虑进去。因此,对这部《共识》,肿瘤科医生非常感兴趣,他们亟需一部可参照的共识或指南,对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诊治进行学习和深入研究。


谈到这部《共识》对于我们临床实践的意义:第一,它不仅对于呼吸医生而言能帮大家如何做好间质性肺病的监测和管理,可能最主要是让肿瘤领域医生以及涉及到相关专业的医生都能认识到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的重要性;第二,由于一些新的抗肿瘤药物目前效果非常突出,但与此同时它的不良反应(副作用)也非常突出,我们应当「权衡利弊」、「趋利避害」。


基层呼吸医生对《共识》尤为关注,提问代华平教授



记者:对这部即将与大家见面的《共识》,有哪些特别的内容是您很想与大家分享的?




记者:基层呼吸医生特别关注这部《共识》,有很多同道想提问您,首先,肺部肿瘤患者与慢阻肺及间质性肺病都有着共同的诱发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等,因此肿瘤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比例其实并不低,而靶向药物又容易引起间质性肺病,对于这类患者如何取舍靶向药物?



代华平教授: 对于间质性肺病合并肿瘤的患者,无论放化疗还是靶向药物治疗,都有可能会引起如放射性肺炎、药物性肺损伤、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因此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以相应肿瘤临床诊治指南为基础,实行个体化治疗。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是,如果患者的间质性肺病较重或已到终末期,抗肿瘤治疗即使能缩小肿瘤,但间质性肺病改善不了,甚至有可能会加重,最终预后仍是不好,抗肿瘤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做推荐。



记者:如果肿瘤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病,是否还能够进行免疫治疗?《共识》中有否呈现?



代华平教授: 目前还没有明确指标预测某一个患者使用 了 免疫药物 会 出现间质性肺炎,因此对于肿瘤患者都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再根据肿瘤相关临床治疗指南,结合评估结果进行治疗决策。如果患者是间质性肺病合并肿瘤,一般情况良好,这时要仔细权衡利弊,可能需要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因为当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时,使用这个药物治疗可能获益;当有不良反应时,这个药物应用可能会加重间质性肺病,甚至导致预后不好。虽然《共识》里没有对具体某种药物进行阐述,但对于如何治疗药物相关ILD,《共识》为大家提供了可参考的建议。



记者:如果肿瘤合并间质性肺病,当需要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时,是否需要加用吡非尼酮或者尼达尼布?国内外有无相关研究?



代华平教授: 尼达尼布本身也是一个抗肿瘤药物,有一些研究表明吡非尼酮对肿瘤也有一定作用,也有把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联合起来用于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肿瘤的治疗研究,但目前都没有明确结论。目前研究表明吡非尼酮或尼达尼布都不能够逆转间质性肺疾病,只是减慢发展,这时主要看患者耐受情况,像这种情况的患者,相对来说病情已较为严重,如果患者能耐受,还是可以考虑应用的,但假如说患者不能耐受,使用后甚至影响到了进食,导致进一步消瘦,就没有太大意义。



记者:化疗也可引起间质性肺病,那么靶向、免疫及化疗药物所导致的间质性肺病在处理上有何异同?



代华平教授: 总体原则上没有太大差别,还是要依据诊断后的分级进行管理、观察,然后给予相应治疗。通常2级或以上肺损伤,都需要考虑停药,糖皮质激素治疗。



记者:在治疗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时,何时用糖皮质激素?何时加用免疫制剂?



代华平教授: 当患者肺间质损伤已经较重,或者说症状较重,损伤影响到了50%以上的肺,达到3-4级,尤其需要治疗,甚至ICU监护治疗。治疗上根据患者综合评估情况给予糖皮质激素。因为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在使用上没有准确的「度量衡」。有的患者本身体质较差,免疫功能差,合并糖尿病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还要特别监测防控感染,这就需要我们在这过程中去找平衡。我们在临床中对这样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按照2-4毫克/公斤(体重),基本上甲强龙80毫克左右,多数情况下病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并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比如有所好转,还要考虑如何减量。包括是否加用免疫抑制剂,都需要综合衡量,在治疗过程中找平衡,权衡利弊。


撰写《共识》过程中最大的启发和思考



记者:在撰写《共识》的过程中,给您最大的启发或者说思考是什么?



代华平教授: 这部《共识》更多是在参考有限的文献基础上,融汇了各学科临床医生的实践经验,是大家的集体智慧,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撰写这部《共识》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肿瘤科医生对间质性肺疾病的关注,比如马飞教授原主要是乳腺内科领域的专家,而他已经关注到呼吸方面的疾病了。因为新的一些抗肿瘤药物肯定能改变肿瘤患者的生存状态,他们需要采用这些有效药物治疗患者,但同时药物治疗又能给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反应,且这些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在肺脏,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或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呼吸医生更是经常遇到间质性肺病和肿瘤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该如何把控用药的「度量衡」,也亟需一部能起到「领航标」作用的《共识》。我们撰写出这部《共识》,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进行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记者:其实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是最好的预防,就是您讲的在诊治过程中「找平衡」,从而「权衡利弊」、「趋利避害」,将诊治提前一步,可能患者的OS会长一些,患者是最终获益者。



代华平教授: 实际上你刚才提出的那些问题,恰好说明现在已经有很多基层呼吸医生包括肿瘤科医生,他们已经知道这些药物可能会带来一定损害,但他们不知道这些损害具体到每个患者身上是以什么样子来呈现的,这是一个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帮患者诊断出来?如何去鉴别它?比如与肺炎进行鉴别,如何根据分级的原则进行管理?从某种意义讲这部《共识》都能给予我们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飞教授:《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疗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助力患者生存改善




记者:最近您主导并发布了我国首部《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疗专家共识》,请您介绍下该共识的筹备过程。

 


马飞教授:在临床中存在部分患者因为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肺病(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DILD)导致健康风险、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重视这一问题,并寻求规范、正确的应对方案。

 

自2020年3月份以来,我们在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及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的组织学,由呼吸病泰斗王辰院士和肿瘤学领军人物徐兵河院士的共同牵头,集结了全国的肿瘤界、呼吸界、影像界、病理界、药学界的50余位专家,历史两年编写、修订,共同制定并颁布了《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疗专家共识》。该共识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管理肺脏毒性带来极大帮助,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该共识的主要内容,该共识的发布将对我国肿瘤患者的临床诊疗有怎样的意义?

 


马飞教授:《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疗专家共识》是多学科专家的智慧结晶,内容涵盖DIL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与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治疗与管理6个方面,为我们全方位、系统性的阐述了DILD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管理。

 

临床上越来越多新型抗肿瘤药的应用,在为患者疗效带来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其中以DILD为代表的非癌症相关健康风险和死亡风险极其需要肿瘤科医生来积极关注。《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疗专家共识》的颁布一方面提高了临床医生对DILD的认识与重视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们的肿瘤诊疗理念从既往的以疾病、肿瘤为中心向着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伴随着诊疗理念的更新,我们既要关注疗效的提升,更要关注到肺毒性、心血管毒性、消化毒性、血液学毒性等非癌症相关的健康风险和死亡风险,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大幅提高对肿瘤患者的诊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肿瘤的生存期。



记者:在您看来,应如何提高肿瘤医生对DILD的认知与诊疗水平,进而推动肿瘤患者全方位管理的发展?

 


马飞教授:我们将通过《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疗专家共识》在全国展开巡讲推广,助力肿瘤科医生在实施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处方肿瘤药物的时候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起DILD防范意识。临床医生要能准确识别出DILD高危人群,进而明确疾病发生前如何来预防、疾病发生后如何来治疗。


第二,早发现。在实施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要早期发现DILD,并能准确诊断。

第三,早治疗。在发现DILD后,应及早进行干预,进而减少DILD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影响。

第四,MDT全程管理。在临床中,我们要让更多医生了解到DILD的影响,联合呼吸科专家、甚至间质性肺病专家建立MDT团队,并设置专门的绿色通道,在特殊时期或者为疑难危重患者提供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

 

未来,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的安全性。

 


记者:我国首部《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疗专家共识》定会成为照亮DILD治疗之路的明灯,对于在此路途奋斗的肿瘤科医生,您有何寄语?

 


马飞教授:在临床上,我们要通过共识的落地,通过与呼吸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努力,树立起对DILD治疗信心,并保持对此类问题的警觉性和科学的处置态度。实际上我们无需对DILD谈虎色变,很多情况下DILD并不严重,千万不要因为过分顾虑DILD风险而阻碍了对肿瘤治疗的探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临床中肿瘤药物的种类增多、治疗时间延长,我们要对DILD保持高度敏锐性,尽最大可能减少DILD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总体而言,临床医生面对DILD,可以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但是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一方面大幅提升肿瘤诊疗的效果,另外一方面同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实现抗癌和生活两不误。


专家介绍


代华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总干事;国际呼吸杂志、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副主编;Chin Med J,Curr Med Sci,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在Chest、Eur Respir J、中华医学系列杂志等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教材10余部。


马飞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委会秘书长;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入库专家;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秘书长;全国女性卵巢保护与抗衰促进工程专委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总干事长;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专委会主委等职;Cancer Innovation主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称号。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责编:Jerry


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