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占位直径达4cm,呈现反晕征,同时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感染?肿瘤?病史询问如何发现了更关键的线索?
来源: 帅府园论坛 2020-11-27

本文病例改编自2020.07.29刊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MGH病例纪录栏目的文章——Case 25-2020: A 47-Year-Old Woman with a Lung Mass.


原文链接: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pc2004977?query=featured_pulmonary


场景1


一位47岁女性因「间歇性干咳两月,加重伴憋喘2日」来到急诊。2月前(2020年2月),患者出现间歇性干咳,不伴发热、畏寒、寒战、咽痛、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下肢水肿或体重变化。未予重视。2日前咳嗽加重,同时出现活动后憋喘,伴流涕、轻微肌痛、头晕。


既往史:湿疹,妊娠期糖尿病;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38℃,血压 124/64mmHg,心率100bpm,呼吸频率 18/min,未吸氧条件下SpO2 = 97%. 无急性面容,双肺听诊音清。


急诊查:

  • 血常规:WBC 4.43x10^9/L (4.5-11x10^9/L), 淋巴细胞计数:0.55x10^9/L (1-4.8x10^9/L).
  • 肝肾功:无异常发现。
  • 鼻咽拭子核酸检测:A/B型流感病毒、RSV病毒均为阴性。
  • 胸部正侧位:右肺下叶可见一直径约4cm大小圆形占位(图1)。



场景分析


这是一位咳嗽、憋喘、头晕的中年女性,慢性病程,近期急性加重。


在急诊,生命体征往往能为救治患者的起点提供线索。我们观察她的生命体征:心率100bpm,体温轻度升高,而心率升高较明显;患者不存在明确的缺氧、贫血、疼痛、焦虑、脓毒血症表现,也没有甲亢、心衰等可能造成心率增快的既往病史,再结合患者的头晕症状,判断患者可能存在血容量不足,可予以补液。


化验检查方面,血常规发现白细胞计数稍减低,这一发现并不特异,暂不能提供明确的诊断指向;冬季常见的病毒感染筛查(例如:流感病毒)没有阳性发现。另一关键的发现是 肺部占位。对于新发现的肺部阴影,肿瘤永远是需考虑或除外的重要鉴别点。


给予静脉补液后,患者头晕症状有所缓解。现在来对付肺里的这个「肿块」:对于这样一个直径达4cm的肺部占位,理应进行更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理想情况下,最好再和以往的片子进行比对。接诊医生为她预约了一次肺部增强CT检查:


场景2


如图2左图,增强CT佐证了右下肺占位的存在。


倘若只是这样一个孤立的实性结节,肿瘤通常会成为怀疑对象。但CT提供的其它信息却为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线索:(1) 这一占位的中央部分密度不高,并非实变,而更接近于磨玻璃影(GGO,ground-glass opacity);(2) CT发现了多处初始胸片并未清楚展示出来的病灶。如图2左、右图细箭头所示,患者双肺外周区域也存在多处磨玻璃影。


图2:患者肺部增强CT发现右下肺占位并非均匀的实性结节,双肺外周区域存在多处磨玻璃影


场景分析


磨玻璃影(GGO)对应的病因繁多,例如感染、肿瘤、肺内积液、肺不张、间质病变、肺内血流量增加等等均有可能导致GGO。考虑鉴别诊断时的倾向性需综合考虑病灶进展速度、分布范围、患者免疫状态以及其它的CT特征等。某些情形下可能出现生理性GGO,例如在呼气相拍摄的CT可出现弥漫性GGO;一些术后的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可能出现肺萎陷(Dependent atelectasis),亦可表现为背侧胸膜下GGO,通常令患者改为俯卧位再次拍摄CT时就会发现背侧胸膜下GGO消失。病理性的GGO可以是弥漫、局灶、或多发的;弥漫或多发的病灶可以集中于中央、外周或呈现随机分布的特点。


本例中,患者的GGO主要呈现出多发、类肿块样的特点,且集中于肺部外周。值得注意的是,最大的占位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肺部影像学征象——


反晕征Reversed Halo Sign 


反晕征是指局灶性的圆形GGO区域之外环绕着一圈实变影。因为外形类似海上的珊瑚礁形成的岛屿,所以也被称为「环礁征(Atoll sign)」(如图3所示)。反晕征最早是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中发现的,一度被认为是COP的特异性征象。随后这一征象在许多肺部疾病中被发现,包括继发性机化性肺炎、肺栓塞、感染(包括肺结核、社区获得性肺炎、侵袭性真菌感染等)、肺癌、结节病等肉芽肿性疾病等等。因此,探寻病因同样需要结合患者的免疫状态、旅游史等相关信息。患者并无近期旅游史,也没有明确的传染病接触史或已知的免疫缺陷状态。


另一个有用的信息是,在这位患者的CT上,同时发现了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图4),这提示感染性或肿瘤性的病因。


图3:海上环礁与肺内的「环礁征」


图4:白色箭头所指为右侧肺门肿大的淋巴结


患者的CT发现是否支持肿瘤诊断呢?


肺腺癌可表现为沿肺外周分布的磨玻璃影,伴或不伴实变影。单纯的磨玻璃样结节影可出现在某些特殊类型的肺腺癌中,例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但这些病理类型很少导致大至4cm直径的病灶。转移性肿瘤也有可能表现为双侧多发的结节,但常为实性、且鲜有仅分布于胸膜下的特点。


CT发现是否支持感染性病因呢?


病毒感染也是导致GGO的常见病因。多数病毒感染都可形成双侧多发磨玻璃影,形状也可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分布方面可集中于中央,也有分布于外周的情况。但病毒感染的诊断显然无法单靠影像学来得出,往往需要结合更多的线索。但患者似乎需要进一步筛查结核的可能。


场景3


3天后,患者复诊,诉咳嗽加重,伴咳黄绿色痰,伴四肢乏力、恶心、呕吐。


查体: T 38.1℃ (正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心率95bpm,血压131/72mmHg,呼吸频率 18次/min,未吸氧SpO2 100%. 右中肺区域可闻及湿罗音。


再次拍摄胸片,结果如图4所示:和前次胸片相比,可见右下肺模糊的片状影较前次更明显,而原有的「肿块」消失了。


图5:复查胸片发现原右下肺「肿块」已消失


复查胸片的发现让「肿瘤」这一怀疑不攻自破。此时,在肺部占位消失的同时,患者咳嗽症状仍持续,且出现了咳痰。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发现了更关键的线索:患者家庭的其它成员在这3天内相继出现了类似的症状,这一传染现象高度提示感染性病因。


2020年2月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初期。患者接受了鼻咽拭子标本采集,并发现了SARS-CoV-2病毒RNA阳性。


诊断与转归


肺炎(SARS-CoV-2病毒感染)。患者在接受了住院隔离和支持治疗后最终逐渐康复。


小结


眼见未必为实,肺部「占位」未必真是「肿块」。新冠肺炎的CT表现可以具备欺骗性,可与其他病变如流感病毒肺炎、机化性肺炎相似,有的甚至可以如本文开头所示——在胸片上形似肿块。


新冠肺炎征象多样,可表现为分布于双肺外周部分,伴或不伴实变的GGO,或小叶间隔线(铺路石征),以及本文中所介绍的反晕征。


在防疫常态化的当下,临床医生应更加留意潜在的SARS-CoV-2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磨炼自己的火眼金睛,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译者:黄健男,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12级学生,课题方向是淋巴管肌瘤病。审核:汪劭婷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帅府园论坛」(ID:shuaifuyuanluntan)

原链接戳:病例学习:肺部“肿块”谜思


本文完

排版:Jerry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