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看呼吸
注册/登录
#
感染
全部
科普视频
科普头条
直播间
多少度该吃退烧药因人而异?高烧不退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我一发烧就手忙脚乱,总感觉烧得越高越危险,一定要把体温快速降下来才安心……”患者王阿姨说道。
哪些人群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症状更难好?如何让遗留症状尽快消失?
哪些人在感染后需要格外当心?如何尽量避免长期症状发生?怎样加快恢复?谷主任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总“不断根”?反复多次会发展为肺纤维化吗?
“我的新冠急性感染期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咳嗽始终没有‘断根’,嗅觉、味觉也不灵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以后也不能好转吗?”患有支气管扩张症的赵阿姨问道。
提前吃药可防流感?多吸氧能扛病? 6 个常见“伪常识”都是坑!
“担心感染就提前吃药预防”“多种药物一起吃恢复更快”“体温一定要尽快降下来”……每到细菌、病毒“猖獗”的秋冬季,您是否也会因为这些“小道消息”而焦虑不安?
李燕明主任:如何扛过新冠、流感、支原体共流行?——周三19点“幸福呼吸”为您答疑解惑
每年一到秋冬季,干燥、寒冷的环境中就处处隐藏着“危机”,各种病毒、细菌轮番上阵,甚至会共同流行、交织叠加。呼吸慢病患者的心肺功能下降、呼吸道黏膜受损、免疫屏障脆弱,更易出现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
不出门就不用接种疫苗?过敏不能打流感疫苗? 6 个疫苗接种的常见误区会误事!
“我去年打了流感疫苗结果还是‘中招’了,是不是因为疫苗没用?眼看着又到了接种时间,特别纠结要不要再打。”64 岁的张大伯在患者交流群里问道。
可怕的秋冬季“病毒搭台,细菌唱戏”又要来了,4 种疫苗帮你渡过难关!
“往年一入秋,我最怕的就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想提前打疫苗预防一下,但是不知道哪种最必要,如何把握最佳时机……”慢阻肺病患者赵阿姨说道。
每年住院几次,呼吸慢病老人哪些错误做法导致了微循环不好?如何改善?
“这位李大爷70多岁,患有慢阻肺病十余年,每年多次因病情加重住院,去年冬天还因过敏性肺炎住院。深入了解后发现,他体质虚弱、微循环差,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导致的。”
猴痘通过“飞沫传播”的能力强吗?Ib变异株的突出特征是什么?预防的关键是什么?
“全球第二例、亚洲首例”猴痘Ib变异株病例的出现,让“猴痘”瞬间登上热搜。而不到两周前的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刚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扩散至欧洲和亚洲。
亚洲首例猴痘Ib变异病例出现,可通过飞沫传播,有什么症状?致死率如何?怎样预防?
泰国卫生部疾控部门称,这名猴痘病毒“分支Ib”型变异毒株检测呈阳性的患者是一名欧洲男性,8月22日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他感染的是猴痘病毒“分支Ib”型变异毒株。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
37
下一页
热门推荐
突然戒烟会得病?低焦油卷烟无害?烟不过肺就安全?关于吸烟的 5 个误区你中招了几个?
01-21
止咳药与祛痰药该不该一起服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药?
2024-08-21
一动血氧就下降?“氧疗+锻炼”联动,把握四个关键点
02-22
有肺大泡能否用呼吸机?如何与制氧机相配合?5个关键细节让呼吸机更有效!
03-30
八成患者都中招!鼻子越洗越堵的 3 大隐形雷区,你可能每天都在重复!
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