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河南某医院上演了令人心碎的一幕:年幼的姐弟俩在短时间内相继罹患暴发性心肌炎离世。先是姐姐突发疾病去世,尽管医生明确说明姐弟同时因这种疾病离世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弟弟从出现症状到入院不足3小时,整个发病过程仅4小时,疾病便以惊人的速度夺走了他的生命。
这场悲剧中,似乎看不出救援上哪里有耽搁,但真的就毫无任何发病预兆了吗?还是说家长仍可能错过了哪些关键信号?《看呼吸》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史长松教授。
怎么那么快?家长口中的“出现症状”不一定真是最早症状
从网友评论里我们首先发现了大家的一个共同疑问:怎么能从出现症状到恶化休克进ICU只有短短3小时,这种病从起病到恶化真的就那么快吗?
史主任回答我们,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确是儿科较为凶险的危重症之一,同样也是儿童心肌炎最严重的类型,其发病隐匿,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急骤起病,进展迅速,往往起病前数日或2-4周内就可有前驱感染症状、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应用或毒性物质接触。早期可表现为急性心肌炎的症状,在极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表现为心力衰竭、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
“暴发性心肌炎被称为‘隐形杀手’也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它的早期症状也可以是不典型的,比如部分患儿是以心血管系统以外的症状为突出表现,甚至有些就像是普通感冒,比如出现类似感冒后呼吸急促、冷汗不止,这可能是心脏的求救信号。如果未能及时甄别和干预,病情进展则可以小时计,死亡率高。因此,这位家长口中的‘从出现症状到入院不足3小时’,这个阶段可能已经不是早期发病阶段,只是有些儿童早期症状和征兆十分隐匿,未能引起重视,若当时就及时发现及时就医,可能改写结局。”
“我还看到网络评论中有的人认为是否3-10岁发病最高?或者是男孩比女孩多?其实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没有明显性别差异,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发。”
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但也不排除其它因素
“为什么说它常常在早期发病时不能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是因为它的病因常常是以感染为起因,如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螺旋体感染等,其中病毒感染又是主要病因,随着特定病毒的流行,引起感染的常见病毒已经从腺病毒和肠道病毒转变为细小病毒和人疱疹病毒。因此家长也会想当然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多家长早期就当作普通感冒擅自给患儿对症治疗,耽误了救治时机。”
史主任告诉我们,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儿童中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伴有心室功能障碍的休克,被称为“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并且在尸检病例中观察到了心肌炎症并检测到病毒核酸。
“病毒是如何‘攻击’心脏的?这是很多家长的共同疑问,简单说清它的原理,一方面是病毒(如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通过ACE2受体直接入侵心肌细胞,引发炎症风暴;二是免疫过度反应,病毒激活的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导致心肌细胞误伤性死亡。当病毒感染后,儿童更危险,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出现免疫过激,还有一些变异株的病毒感染后心肌损伤风险增加,可能引发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史主任提供的“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常见病因”一览表
“非感染性因素的其它因素也很多,包括自体免疫、过敏、药物和毒性反应等。所以原因复杂多样,家长仅从单纯是否有心肌炎的急性表现如乏力、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快速发作来作为判断还远远不够。”
以腹痛、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为首发表现占多数?
史主任告诉我们,儿童暴发性心肌炎要确诊前必须有临床疑诊的过程,这个阶段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家长要细心发现孩子的“前驱感染症状和体征”并及时送医。
因为通常像“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这样的临床疑诊都是很好判断的,有这些明显表现家长早就知道拨打120急救了,但往往同样也是临床疑诊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前驱感染症状和体征却常被忽略。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的部分患儿比较好识别,较难识别的是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部分患儿,如:呼吸急促、腹痛、呕吐、抽搐等。我们总结的经验是一半以上的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是以腹痛、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为首发表现,我们也确实遇到一些暴发性心肌炎患儿被当做胃炎去治疗而耽误的!家长通常第一时间也只想到是不是感冒了?或者是流感?肺炎?或者肠胃炎?甚至想到脑部疾病的都有,就连一些医生都容易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支气管肺炎、消化系统疾病。”
“家长要倍加细心,从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表现来观察和判断,比如您的孩子平时极少有消化系统的问题,突然腹痛、呕吐;或是很少抱怨疲劳,突然变得无精打采;或是平时胃口好,突然食欲不振。留意孩子的睡眠习惯,如果出现夜间惊醒、辗转反侧,或情绪异常如易怒、哭闹不止,这些都可能暗示潜在问题。神经系统方面,孩子若出现注意力涣散、行为反常,比如无故跌倒或反应迟钝,家长更需提高警觉。这些症状看似普通,却可能是病毒侵袭的早期信号,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做相关病毒筛查或心电图监测,就能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为了方便大家查看和记忆,史主任还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特地为我们做了一张“儿童心肌炎预警信号图表”,赶紧收藏: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史长松
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兼儿童重症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担任河南省医学会、微循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多个学会儿科分会的多项职务;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儿科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师协会第四届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