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急性发作的6个错误操作,问题全都出在“夜间管理”……
来源: 看呼吸 09-09

“很多家长没意识到,夜间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高危时段,夜间管理的许多细节如果做错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史长松教授为我们详细说明了这些出在“夜间管理”上的问题。


半夜怕麻烦不送医,以为“用了药”就安全了


“这是许多家长都容易做错的地方。有的家长觉得哮喘发作只要自己用了药就行,可孩子气道很娇嫩,如果发作时喘得厉害,如呼吸次数超过30次/分钟,或者心率超过120次/分钟,或者用了气雾剂15分钟后还没缓解,必须赶紧送医,严重的哮喘发作会导致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耽误不得。”



史主任告诉我们,去年冬天就曾遇到一个患儿,孩子的家长认为“上次发作用了气雾剂就好了”,结果那天夜里孩子发作后用了药就没有送医,结果孩子喘了2个多小时,到天亮送医院时血氧饱和度只有85%,差点出大事。


夜间就医回家后就“不敢再让他睡”,熬夜守着


“有的家长恰好与前面的做法相反,显得过于紧张。有个孩子晚上哮喘发作,喷了急救药后送医,医生诊治后认为孩子可以回家静养,但当晚回家已是后半夜,结果家长就抱着孩子坐了一宿,导致孩子第二天精神特别差,咳嗽更厉害了……有的家长一直抱着孩子来回走,可孩子本就因为喘憋和夜间就医折腾没休息好,后半夜就该好好休息,熬一夜休息不好,免疫力下降,反而加重气道炎症。”


史主任告诉我们,哮喘发作只要得到了缓解,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恢复,只要就医后治疗了,用药后呼吸平稳了就要让他睡,半坐卧位最好,家长可以守在旁边观察呼吸和面色,不用一直唤醒孩子询问。


睡前忘用预防药,以为“没发作就不用”


“很多家长对哮喘药有误解,觉得只有发作时才用,却不知道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比如布地奈德粉雾剂)需要长期规律用,尤其睡前该用。”



史主任解释说,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气道炎症会加重,因此睡前用预防药能“压住”炎症,减少发作风险


“我有一个小患者,平时早上用一次药,晚上他的妈妈就总是忘了,结果连续3天晚上都发作,后来改成早晚各一次,再也没在夜里喘过。” 


喘得厉害赶紧抱起来“拍背”,反帮倒忙


“孩子夜间发作,家长急得慌,有的会像拍痰一样拍背,可哮喘发作是气道平滑肌痉挛,拍背会刺激气道,让痉挛更严重,反而加重喘憋。”


史主任告诉我们,正确做法是让孩子先坐起来,半坐卧位能减轻膈肌压迫,改善呼吸,然后用快速缓解药,比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准口腔,药粉吸到深部气道,之后屏气10秒再漱口。小婴儿要借助空气压缩泵或者储物罐。


孩子翻来覆去以为是“闹觉”


史主任告诉我们,还一些儿童不会准确表达“胸口闷、呼吸憋闷”等关键词,但身体会有很多细节表现



“比如睡觉总是翻来覆去、踢被子,或者喜欢趴着睡,因为趴着能稍微减轻膈肌压迫,让呼吸舒服点。有一次我在门诊上遇到一个年轻妈妈说孩子‘最近晚上总折腾,以为调皮,甚至认为是不是小儿多动症?’但有一次孩子凌晨喘得坐了起来,才发现不对劲,检查发现是支气管哮喘。”


“其实孩子早用行为告诉了家长‘我呼吸不舒服’,如孩子长期睡觉时翻来覆去,别惯性思维定性为是‘闹觉’,要耐心询问有没有呼吸上的不舒服感受,很可能问出端倪。若是已确诊哮喘的患儿更要注意这些细节表现。”


睡前玩太疯,过度兴奋诱发发作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白天没玩够,晚上让他多玩会,可有些孩子玩太疯情绪激动,气道平滑肌容易痉挛(运动型哮喘)。有个小患者,暑假期间放在爷爷奶奶家玩,夜里院里孩子多总是玩太晚,结果一个暑假夜间气道症状频发,后来指出问题所在,家长加强管理,夜间再也没让孩子疯玩,改成读绘本、听轻音乐,再也没在夜里喘过。”


史主任告诉我们,正确做法是睡前1-2小时让孩子保持平静,别做剧烈运动,也别玩太刺激的游戏,避免情绪波动大。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史长松

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兼儿童重症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担任河南省医学会、微循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多个学会儿科分会的多项职务;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儿科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师协会第四届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62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