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后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我就自作主张把呼吸机的参数调低了一点,没想到效果大打折扣,半夜竟然又被憋醒了……”慢阻肺病患者徐阿姨讲述了近期发生的小插曲。
自行调整呼吸机参数是不少患者都会犯的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当的使用习惯、认知误区,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为了帮助大家安全、有效地使用呼吸机,在《看呼吸》此前推出的直播节目“如何破解启用呼吸机的‘拖’与‘怕’?”中,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吕云辉教授梳理出了大家常踩的“坑”,并给出了专业建议。
呼吸机不是“戴上就行”,使用不当反而伤身
“呼吸机是专业性很高的治疗工具,它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精准选择参数、适配面罩类型并设置合适的呼吸模式。正因如此,许多患者容易陷入一个常见的误区:认为去医院太麻烦,于是干脆自行上网查询,或是在电商平台、实体店直接购买呼吸机,以为‘戴上就行’。”
“其实,自行购买呼吸机并随意设置压力参数或是仅由销售人员简单调试,都是不专业、不准确的做法。每个人的病情差异很大,是慢阻肺病、心衰还是睡眠呼吸暂停?体重偏大还是偏小?这些具体情况都会影响所需的呼吸机模式和压力水平。”
“如果呼吸机使用不当,不仅无法缓解问题,还可能带来副作用。例如,压力设置过高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困难,面罩不合适或呼吸模式不匹配,长期使用甚至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吕教授建议大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评估与个体化调试。慢阻肺病患者在白天的呼吸辅助更为关键,需要在呼吸科进行日间佩戴的测试。而夜间打鼾或者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则应在睡眠中心进行夜间监测,在模拟自然睡眠的状态下调节参数。
呼吸机就像一个帮手,不必担心形成依赖
一提起呼吸机,最常听到的一类疑问就是:“戴上是不是就再也离不开了?会不会一拿掉就没法呼吸了?”正因为这种顾虑,不少人宁愿拖延,直到实在撑不下去才勉强接受佩戴。
“对于大多数呼吸慢病患者而言,佩戴呼吸机最大的作用是给呼吸系统‘减负’。呼吸功能本就虚弱,为了完成日常活动,肌肉只能加倍工作,长期超量负重只会加速疲劳,让呼吸功能更快衰退。”
“而呼吸机在这个时候就相当于一副外骨骼,托住无力的呼吸肌,承担大部分力气活。这样一来,肌肉反而得到了休息,呼吸功能也得以保存。我们甚至可以选择分时段佩戴,比如白天戴几小时,晚上睡觉时继续使用,让呼吸肌在一天中得到间歇性的休整。”吕教授讲道。
“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也会担心一旦不戴呼吸机就喘不上气,事实上,这类患者在夜间睡眠时,呼吸道周围的肌肉会松弛塌陷造成气道堵塞,导致无法正常呼吸,夜间使用呼吸机相当于在睡眠时把塌陷的通道重新撑开,保持顺畅呼吸。也就是说,呼吸机只是在夜间‘呼吸肌下班’时上岗工作,白天不戴呼吸机依然完全可以自主呼吸。”
肺大泡不是使用呼吸机的绝对禁忌
“有肺大泡是否可以使用呼吸机”也是很多患者朋友特别关心的一点,吕教授告诉我们,肺大泡属于使用呼吸机的相对禁忌症,而非绝对禁忌。
“如果肺大泡是先天性的、自小就存在,并且位于肺组织内部,那么即使使用呼吸机,风险也相对可控。之所以通常对肺大泡患者慎用呼吸机,是担心正压通气过程中,气体压力可能导致肺大泡破裂。一旦破裂,气体可能进入胸腔,引发气胸,进而压迫肺部,加重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吕教授告诉我们,“肺大泡若是位于肺实质内部,且为先天形成,那么即使发生破裂,气体也往往局限于肺内,不易进入胸腔,对患者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经医生评估后,使用呼吸机可能是可行的。”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判断,如果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的益处远大于潜在风险,甚至可能挽救生命,那么即便存在一定程度的肺大泡也应考虑使用呼吸机。”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吕云辉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医学会睡眠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医学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