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过的“抗体期”将过,要不要补打新冠疫苗?什么人要赶紧去打第四针?
来源: 看呼吸 2023-04-25

距离去年年底的新冠高峰已经过去将近 5 个月,近日北京发布了新冠疫苗接种点位公示,接种新冠疫苗的问题备受关注。有的人至今一针都没打过,也有的人打过三针,但可能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目前形势下新冠疫苗到底打还是不打?该怎么打?第四针能应对XBB.1.16吗?肌注和吸入选哪种类型好?


在《幸福呼吸》科普直播间中日医院保健科陈欣主任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为什么第四针有必要打?


陈主任表示,新冠疫苗的防治作用目前已经很明确,建议打第四针。过往接种过的新冠疫苗现阶段可能并不能有效的防治新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疫苗的有效性不能达到100%,这与疫苗的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都有关系。第二,新冠病毒的变异非常快,从2019年底发现新冠到现在为止,病毒毒株从最初的阿尔法、德尔塔到奥密克戎已有70多个分支了,所以如果新冠疫苗没有根据快速的变异更新就会出现疫苗没有效果的情况。第三,接种新冠疫苗之后,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滴度也是有时间的,一般在半年左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还建议打第四针的原因。为应对减少了的抗体滴度,我们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以维持保护性抗体滴度,这样才能产生保护性作用。


感染超过三个月可接种新冠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对于之前已经打过基础疫苗并且在年初已经感染过的朋友近期打疫苗的必要性不大。今年年初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国民都有过一次感染经历,感染后获得针对该毒株的免疫力一般在半年左右,但是否会再次感染与体内的抗体水平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及英国、德国等国家都推荐在感染后3-6个月进行接种。近期国家卫健委也发文,对于未完成基础疫苗接种并且已感染3个月可以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对于已经完成基础疫苗接种且已感染过应在感染6个月后进行接种。


至于第四针疫苗针对 XBB.1.16 是否有效,国内外均有专家认为新型加强疫苗对XBB.1.16有一定效果的,这个毒株仍属于奥密克戎。


该表源自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


哪种疫苗更适合?基因工程疫苗是万能钥匙?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市面上生产疫苗的厂家有很多,到底哪家的好?陈主任表示,新冠疫苗既然能上市,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肯定是得到了验证的,不存在谁好谁不好的问题,即便有些差距也是微乎其微的。


按照以往的接种规律,第一、第二针接种灭活疫苗,第三针可以接种灭活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第四针就必须接种基因工程疫苗了。灭活疫苗采用非常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用一些试剂将病毒处理让它丧失致病性,但是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到体内后就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所以我们在接种灭活疫苗后会有一些类似感染的症状。它的优势就是制作工艺比较简单,效果也比较好,但如果病毒发生变异它就不起作用了,就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基因工程疫苗的制作工艺要稍复杂,它提取出了病毒中比较固定的成分,病毒变异的地方不在这个成分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这个固定的成分不会发生变异。这种基因工程疫苗在应对一些病毒的轻微变异仍然是有效的,就像一把万能钥匙。


吸入疫苗到底好不好?


除了常规的肌注疫苗,目前市面上还有吸入式的疫苗,吸入疫苗是我国的独创。吸入疫苗的优势就是它可以通过吸入的方式,只在呼吸道局部产生保护性抗体,也就是它比较有针对性。新冠病毒感染后主要产生上呼吸道症状,吸入疫苗等于在我们的上呼吸道建立了一个防御网,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侵袭。由于吸入疫苗不进入到体内进行循环,所以它产生全身不良反应的几率就会降低。但因为它只在中国小范围内使用,它的有效性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验证。



本周三(4月26日)晚7:00,我们邀请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陆海雯做客《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间,一起来聊得了支气管扩张症怎么办?。本期我们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投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陈欣

中日友好医院保健二部科主任,呼吸内科专业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老年医学中心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全周期老年康复学组副组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抗衰老研究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睡眠医学分会委员。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呼吸特需门诊,周二下午 国疗呼吸门诊,周三上午 呼吸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呼吸专家门诊。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508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