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此失彼,家庭氧疗引起的压力损伤高达32%,一件被忽略的事你必须知道!
来源: 看呼吸 2023-05-22

王奶奶因高龄和肺功能降低需要长期家庭氧疗,可最近她耳后、鼻骨的皮肤竟开始溃烂,鼻腔干燥充血,疼痛使王奶奶不愿坚持氧疗,最终因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经过系统治疗后病情才得到了缓解……


很多罹患呼吸疾病朋友需要家庭氧疗,可如何避免皮肤损伤?小编采访了该科室杨拴盈主任。


至少每8-12小时检查一下耳背、鼻梁、鼻孔


杨主任告诉我们,这样的压力性损伤多因每天长时间佩戴鼻导管、简易面罩所致。吸氧装置是引起像王奶奶这样压力性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发生率为32%,常发生于氧气管、面罩接触的部位(如耳部),因此患者及患属要对面部「骨突部位」的压力性损伤和鼻腔内黏膜的压力性损伤保持高度警觉。


杨主任提到,长期家庭氧疗的人们通常都知道氧疗时间的重要性,比如医生经常会问慢阻肺病老人:「您在家每天都氧疗多长时间呀?」他们能立即答出:「至少15小时」……大多数患者非常熟悉什么时候该吸氧,可如果问:「您知道氧疗时需多久必须检查一次皮肤吗?」没一个能回答上来。我们必须对面部「骨突部位」和鼻腔内黏膜这2个部位进行重点关注,至少每8至12个小时就要检查一次吸氧装置(包括皮肤褶皱)下方和周围的皮肤,密切注意耳背、鼻梁和鼻孔的皮肤。


除了观察有无红肿、破损,还要注意观察是否有红斑,尤其因为深色皮肤部位出现潜在皮肤变化时并不明显,如果已经感觉这块皮肤温度发热或尤为干燥,即便还没破损也说明有问题



如何选鼻导管、面罩?怎么戴减少摩擦损伤?


杨主任告诉我们,鼻导管吸氧氧在家庭氧疗中最常用,要选择能减少组织损伤的鼻导管,因此材质必须十分柔软,氧气面罩一定要根据使用者面部大小选合适的尺寸和形状,越轻越好



在佩戴过程中,选用有弹性、柔软的胶带固定氧疗装置,防止因反复移动对患者皮肤产生摩擦力,可采用「人」字形分叉交织固定法,这个办法是借用对婴幼儿吸氧时的固定法,可以极大减少对鼻腔黏膜造成的摩擦损伤。



如果使用鼻导管,一般设置1-2升/分氧气流量(吸氧浓度25-29%),假如氧气流量大于每分钟6 升,高速的氧流量对鼻黏膜冲击很大,就容易造成像王奶奶那样的鼻腔内干燥充血的损伤,如果需要高流量氧气就改用面罩吸氧。



鼻导管、面罩如何消毒防止感染?


杨主任告诉我们,家用制氧机和呼吸机的机器表面要用干净湿软布擦拭,湿化器每天清洗晾干后备用,空气滤网每3-4天清洗1次,呼吸机管路每周清洗消毒,将洗净的管路及附件完全浸泡在2%戊二醛碱性溶液或呼吸机专用消毒溶液中,浸泡时间为45分钟,以流水漂洗干净,晾干后备用。对于压缩机进气过滤器,也建议定期更换,每个过滤器使用时间不超过2000小时……这些细节都做到,能最大化避免皮肤破损后感染化脓,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最后,杨主任还教给我们几个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和适度湿润的小窍门:



1、使用鼻塞导管时,注意保持鼻腔内黏膜完整性,观察是否有干燥及破裂倾向;

2、使用护耳器、护耳垫或软质泡沫带固定枕后将鼻氧管提起,避免其对耳部的压力;

3、使用保护性敷料,如透明膜、硅胶、薄泡沫或水胶体等,以防止摩擦力/剪切力导致皮肤损伤;使用保护性敷料时仍需常规进行皮肤检查,选择可定期、反复打开且去除时不损伤皮肤的敷料;

4、使用氧气面罩时建议在鼻梁使用保护性敷料,使用鼻导管时建议在耳后使用保护性敷料。



本周三(5月24日)晚7:00,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冯淬灵做客《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间,一起来聊聊“如何抓住夏季护肺好时机?”。本期我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视频号直播间参与投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秦学者”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名医、名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秦创原”创新驱动项目首席专家;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8种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8篇,其中SCI收录83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制定肺癌诊疗指南、共识20部。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363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