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会“反复”得流感?如何把握一次好彻底再停药?
来源: 看呼吸 2023-11-23

“上周四上午一个年轻母亲带着3岁幼儿,脚还没跨进诊室门就急得哭,称孩子近期反复得了好几次流感,用药效果不好还高烧惊厥……”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兼儿童重症科主任史长松教授用这个案例引出了许多家长们在“治娃心切”时最容易犯的错。


检不出流感就意味着没得吗?


“这个幼儿只查出了呼吸道合胞病毒。一看流感检查是‘阴性’这个家长又快急哭了,连声说‘天呐!那之前给孩子吃的药都没用。’”


情况当真如此吗?史教授告诉我们,这个幼儿就诊10天前就出现打喷嚏、流涕、咳嗽和发烧等流感样症状’,期间家长带孩子就诊2次,断断续续对症用药每次用药后孩子症状都有所缓解,但每次过一两天又出现症状,就这样到上周四孩子高烧到出现惊厥症状。


史主任强调,检不出流感不代表他就没得过,因为流感本身也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7到10天可以转阴,少数轻症患者3、5天就会转阴。我们结合家长描述的患儿近期情况和临床症状表现判断,认为孩子当时罹患流感合并合胞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反复出现流感样症状”可能是一次没完全好的“假象”


史教授强调,首先家长称“孩子反复得流感”这类表述就不准确,纠正为反复出现“流感样症状”。第一个原因,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例,一次感染后如果对症治疗没完全清除病毒,病毒还可以复制,因此症状可随着药效减退和消失而重新出现。这也是我们常在门诊上给家长们解释的,孩子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反复感染同一亚型的流感。


“有些家长平时自己有症状,对症治疗吃一次剂量的药就想彻底好完,给孩子用药依然沿用这套方法,这种治疗心态不正确。尤其是治疗不规范的,吃一次就停,擅自还频繁换药,有这些用药行为和习惯的不仅常导致疾病一次好不彻底又‘卷土重来’,还可能有药物相互反应影响健康。”


史教授特别提醒家长们,即便非处方药有些药5岁以下幼儿也不能用,如果在家给孩子对症用药,一定要严格按说明书的适宜人群和禁忌分类,更要按剂量、疗程服用,不要稍见症状有缓解就立即停药。尤其医生开的抗流感病毒处方药更要谨遵医嘱按疗程服用完,不能擅自停药或加量,否则病毒可能无法完全清除而导致反复。但要记住一点,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时间也不同,具体用药时间可咨询医生。



孩子“一次好彻底”应该是怎样的过程


史教授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症状不太重,只是出现感冒常见的“发热、咳嗽、流涕”症状,家长们并不需要太着急就擅自给孩子用药,可以先观察再就医。这些症状初现时都是机体抵抗力在发挥作用,是身体的排病反应。


“如果孩子体温高但精神状态还不错,面色如常或是潮红,服药退烧后仍会像平时一样玩耍,说明孩子的病情不太重,对症用药并密切观察,同时注意多喝水,清淡饮食,休息好;如果孩子表现异常,比如精神状态不好,嗜睡和烦躁交替出现,甚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比如抽搐等,则提示病情较重,应尽快就医。


“和很多疾病一样,流感康复也需要一个过程,很难立马‘药到病除’,一般首次就诊3天后孩子仍发热或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明显加重,就需再次前往医院就诊。”史教授讲道。


“另一个原因也是许多家长问过我的问题,为什么孩子过去感冒发烧吃一点药就好彻底了,这次总是反反复复出现症状,治起来就这么难?今年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关卡’,不仅面临流感、新冠、肺炎支原体、腺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甚至还有混合好几种同时感染,在没有完全明确孩子感染哪种,但症状比较重,最好先到医院做检查,正规治疗,也就不至于出现像这个3岁幼儿的情况。”


许多家长会问,那到底怎样才算是好彻底了可以停药了呢?


史教授提醒我们,一般认为如果是普通感冒,测量体温正常3天,同时呼吸道的症状消失后就可以认为是痊愈了,这些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打喷嚏、鼻塞、流眼泪、嗓子哑或者嗓子痒等症状


如果是流感,在遵医嘱按规定疗程服药后,通常症状在7-10天会逐渐消失,同样也是测量体温正常3天,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后,就意味着疾病已痊愈。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史长松

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兼儿童重症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担任河南省医学会、微循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多个学会儿科分会的多项职务;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儿科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师协会第四届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286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