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看呼吸
注册/登录
全部
鼻炎不只和肺相关,当这两个脏腑失调引起的鼻炎才会反复发作、不能痊愈!
又是一年过敏季,今年赶上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宅在家里,但也阻挡不住喷嚏连连、眼痒鼻干、泪直流的境况。如何给居家的过敏人士支招呢?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孙晓光,告诉小编,中医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讲究辨证施治,只有分清证型,标本兼治才能起到很好的临
睡眠中尖叫、呼吸急促、打鼾、心跳加快…..当心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的创伤性睡眠障碍!——武汉一线医生写在2020年世界睡眠日
我是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名普通的医生,1月26日大年初二我追随中日医院国家医疗队来到武汉,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作为一名具有睡眠医学背景的呼吸与危重症医生,在这个特殊的睡眠日来临之际,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这是40多岁的一名男性患者
病例「清零」就能摘除口罩吗?是要分步进行的!
目前国内的疫情防控数据显示,近来13个省区市现有确诊病例出现「清零」的现象。据国家卫健委通报,3月17日0—24时,湖北新增疑似病例0例(武汉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武汉0例)。
新冠肺炎治疗祛湿是关键!两个健脾祛湿的穴位,简单易操作
俗话说:百病从湿起!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和湿有关,比如糖尿病、痛风、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还有这次的新冠肺炎,经过众多中医专家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的疫疠范畴,以「湿热疫」或「寒湿疫」命名。但是无论湿热疫还是寒湿疫,它都强调一
新冠肺炎康复者能否终生免疫?感染后获得的自然免疫比疫苗免疫更强?
2020年3月13日,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Patrick Vallence)在接受BBC Radio 4采访时提出了「群体免疫」的概念,让这个词走入了公众视野,引发了不少热议。
长期与人类共的病毒有1400多万种,致命的有哪些?传播能力强又是谁?对个人来说,这几点是切断病毒传播源最重要的!
病毒本身是最简单的一种生命体,有的人说它还不能叫完整的生命体,原因是病毒自身不会繁殖,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它是其他生物的寄生物,它只有进入到宿主体内的细胞之后,才能繁殖自身。对于人类而言,病毒就是人类细胞的寄生物,全靠人类细胞来复制它自己。
从除夕夜出征到今天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五十一天!他用朋友圈记录抗疫点滴!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熊维宁教授的朋友圈,熊维宁医生是去年从武汉市同济医院引进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今年刚在上海安置好小家,这次是他们一家人在上海过的第一个新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牵动着他的心。
疫情期间,这些对肺癌患者的居家建议您一定得掌握!
从这次疫情已经总结出的七万例病例数据来看,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大,而且一旦感染后,发展成重症及危重症的几率也高。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教授特别提醒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特
不是只有「补」才能提高免疫力,有些人需要「以通为补」,还有些人需要「养」!
这次的新冠疫情让人们关注到日常防护和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吃点什么能增强免疫力呢?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晓北介绍,在中医学中,没有「免疫力」这个词,但是却有与之概念类似的「正气」。
从咽喉痛、记忆力减退、胸闷气短.....到猝死仅六步之遥!「这个只有3节的呼吸操」帮您解疲劳、助心肺,功效多多!
如果您已经持续疲劳超过六个月,休息不能缓解,同时还伴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咽喉痛、关节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症状,就应该随时告诉自己——我要休息了。
上一页
1
...
188
189
190
191
192
...
224
下一页
热门推荐
嗓子疼时该不该用抗生素?小心这种致命的情况!
2024-01-25
浓痰封喉却咳不出来?三招助你顺利排痰,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4-05-03
咳嗽一到夜间就加重?5个常见因素要尽量躲开!
2024-06-29
早上发现痰中有血,是观察还是就医?不同程度的咯血预示了什么?
2023-05-22
当哮喘患者咳出了「果冻样痰」、「啫喱样痰」甚至是「长条形铸型痰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