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
介入呼吸病学
全部
图文
视频
直播
插管时间过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哪些情况会大大增加「气管插管或切开后气管狭窄」的危险?
插管时间>7 d、气管插管/气管切开≥2 次、反复呼吸道感染、更换气管套管≥2 次以及 C/T>150% 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徐金富、瞿介明教授团队在Lancet子刊EBioMedicine发文:首次将支气管镜技术引入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气道廓清治疗
评估经支气管镜下气道廓清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5岁男子胸痛、咯血,数天后部分磨玻璃结节渐变实,病灶部位不断增多……从何寻找切入点进行鉴别诊断?
肉芽肿性肺疾病(GLD)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有时病理学也难做出明确诊断,因此临床上对于GL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困难。
36岁男性出现流感样症状到入住ICU仅3天,脓毒性休克、颅内感染、四肢坏疽……救治失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丨解密流感(5)
本次直播分享了一例36岁男性重症流感的诊治过程,从出现流感样症状到入住ICU仅3天,通过气管镜检查入院48小时内明确病原诊断,入院当天接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及体外膜肺支持治疗。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镜操作围手术期雾化治疗专家共识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操作本身的侵入性以及其他多种因素,临床中常有咳嗽、喘息等问题发生。
气管切开后最窄处直径4mm,痰液随时可嵌顿致窒息……ECMO支持下反复球囊扩张遭遇反复狭窄,手术风险极高,如何抉择?
如何巧妙利用呼吸内镜下介入技术让患者重获自由呼吸?同时还要减少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次数?
陈亚红教授:呼出气诊断技术与慢性气道疾病
呼出气诊断技术在慢性气道疾病领域非常受关注,它是一种无创的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疾病诊断、亚型分类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直播精华 | 来得猛烈,走得潇洒,中年男性,突发发热、气短、肺部阴影为哪般?#北京协和医院#专家讨论,干货满满
病情方面,由于患者既往长期烫吸未引起严重肺部病变,即反复损伤可自行修复,不支持赋形剂所致肺部病变。
肿大17月、全身游走的淋巴结以隐匿的慢性起病折磨患者……这种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炎症」,临床如何「盖棺定论」?丨疑案探密(47)
结节病是一种以隐匿的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任何器官均可以受累,以肺脏和胸内淋巴结受累最常见
陈良安教授:导航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大数据、AI、机器人、组学技术(Omics)的发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具体表现在影像诊断、内镜诊断及Bio-markers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2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
07-23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