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 | 中国发现动物传人新病毒,是否人传人待定
来源: NEJM医学前沿 2022-08-04

2022年8月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刘玮教授、方立群教授、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王林发教授及其他学者合作的通讯文章,报道在中国山东和河南两省新发现的一种可感染人类的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作者将其命名为琅琊病毒(LayV)。感染者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咳嗽、厌食、肌痛、恶心等。作者指出,目前无法确定LayV的人际传播状况,有必要对其做进一步研究。

                      


亨德拉病毒和尼帕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亨尼帕病毒属(henipavirus),已知会感染人类并诱发致死性疾病;然而,在蝙蝠、啮齿类动物和鼩鼱中也发现了其他相关的亨尼帕病毒。在对中国东部近期有动物接触史的发热患者进行的基于哨点医院的监测中,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病毒分离,在一名患者的咽拭子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亨尼帕病毒,命名为琅琊病毒(Langya henipavirus,LayV)。LayV基因组由18,402个核苷酸组成,其基因组结构与其他亨尼帕病毒相同(图1A)。LayV与在中国南方发现的墨江病毒亲缘关系最近(图1B)。



图1. 
LayV的遗传和流行病学特征。

图A显示按比例绘制的琅琊病毒(LayV)基因组结构。缩写nt表示核苷酸。图B显示LayV和其他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此系统发育树基于LayV和副黏病毒科其他已知病毒的L蛋白全序,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副黏病毒科的已知病毒均纳入分析。人类和鼩鼱的LayV序列分别用红色和蓝色标记。各图中的比例尺表示每个位点的替代率。进行自展(bootstrap)检验(1000次),并给出自展值。CedV表示Cedar病毒,DARV表示Daeryong病毒,GAKV表示Gamak病毒,GhV表示Ghana病毒,HeV表示亨德拉病毒,HeV-g2表示亨德拉病毒基因型2,MojV表示墨江病毒,NiV表示尼帕病毒,SDQD表示山东青岛。图C显示LayV感染确诊患者所在省份、职业、性别和时间分布。


随后的研究在中国山东和河南两省发现35例急性LayV感染患者,其中26例仅感染LayV(未检测到其他病原体)。这2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发热(100%)、乏力(54%)、咳嗽(50%)、厌食(50%)、肌痛(46%)、恶心(38%)、头痛(35%)、呕吐(35%),并伴有血小板减少(35%)、白细胞减少(54%)以及肝功能受损(35%)和肾功能受损(8%)等。家畜血清学研究发现山羊(3/168 [2%])和狗(4/79 [5%])血清抗体呈阳性。在研究的25种野生小哺乳动物中,主要在鼩鼱体内检测到LayV的RNA(71/262 [27%]),这一发现提示鼩鼱可能是LayV的天然宿主。


虽然本研究不符合科赫假设,但来自急性LayV感染患者的以下发现提示,LayV是这些患者发热性疾病的原因:在35例急性LayV感染患者中,26例(74%)只检测到LayV;14例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配对血清中,86%的恢复期血清IgG滴度是急性期血清的4倍;病毒血症与急性LayV感染相关;肺炎患者病毒载量高于非肺炎患者(平均数[±SD] log10转换的copies/mL,7.64±0.98 vs. 4.52±1.13)。


虽然有报告表明尼帕病毒可发生人际传播,但我们未发现病例和LayV单体型(基于三个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确定)在空间或时间上有明显聚集(图1C)。不同患者之间无密切接触史和共同暴露史,提示人群感染可能为散发。对9例患者与15名密切接触家庭成员的追踪均未发现LayV的密切接触传播,但我们的样本量太小,无法确定LayV的人际传播状况。应评估LayV与墨江病毒可能的交叉反应,以改进血清学检测方法。


在我们的研究中,一种新发现的可能来自动物的亨尼帕病毒与人类发热性疾病相关,这一发现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相关人类疾病。


本文完


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