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界logo

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田欣伦教授团队总结已报道的中国BHD患者的临床和遗传学信息:89.8%存在气胸或肺大泡家族史,而较少见皮肤病变和肾脏肿瘤?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田欣伦教授团队2022年5月在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上发表文章「Clinical and Genetic Comparison of Birt
5345浏览
2022-07-18
金发光教授:从5个病例看PDT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肺癌的治疗作用;PDT联合化疗对进展期NSCLC有何效?丨CACP 2022
金发光 3018浏览
2022-07-17
病情多次变化,出院后再次持续发热,新发感染还是「旧病复燃」?诊治历时4月,险象环生,破开疑难危重肺炎乱象的捷径在哪?
此例病人病情非常复杂,先后3次在我院住院,历时4月诊治,多种病原检测方法、病理诊断为该患者的多次病情变化指明了方向。回顾病人险象环生的救治过程,从药物所致骨髓抑制、腺病毒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以及最终血行播散型结核病的确诊,循证医学贯穿了整个
刘岩 等 2125浏览
2022-07-16
黄克武教授等:过分简单的疾病分类不足以概括「慢性气道疾病」,如何进行个体化治疗干预、打破原诊断标签的桎梏?
传统诊断定义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被认为是两类不同的疾病。而事实上,慢阻肺与哮喘是处于具有连续疾病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的两个极端表型,其症状、发病机制呈连续性,且目前治疗手段趋于类同。这种传统的疾病分类范式
王颖 黄克武 2267浏览
2022-07-15
曾奕明组长:哮喘患者过去「无药用、滥用药」,现在有「好药、好装置」,但不能输在「规范操作」最后一环
患者如何坚持用药?如何按哮喘全球防治创议的计划、按医生的计划用药?如何管理生活、管理自己的治疗计划?更多需要提高患者「依从性」,其中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正确使用吸入制剂。
2572浏览
2022-07-15
无特异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与肺结核高度相似,这位「亚洲诺卡菌肺炎」患者间断咯血1年,如何得以确诊?
诺卡菌病是由诺卡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化脓性疾病,主要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其中以肺诺卡菌病最为常见(约占75%),同时可侵犯皮肤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肾脏等部位或器官,形成多发性脓肿或融合成大脓肿[1]。本文报道1例肺泡灌洗液标本中检出的亚洲
2703浏览
2022-07-14
76岁淋巴瘤患者新冠阳性,病情曾一过性好转,却仍进展为重症肺炎去世,有哪些经验教训?丨新冠救治日记(1)
该例为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新冠患者。
李勇 6085浏览
2022-07-13
十三年支扩病史患者治疗后仍间断高热,灌洗液发现脓肿分枝杆菌……支扩和NTM如何表现为「鸡与蛋」的关系?
近年来,NTM肺病在我国呈快速增多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有肺部基础疾病人群易患NTM肺病。本文就一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报道和讨论。
秦浩,张伟 2115浏览
2022-07-12
判断临床类型、疗效反应及预后,这些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在「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中都有哪些应用价值?
王国春 2213浏览
2022-07-11
金发光教授:这位患者如果首次气管狭窄就置入支架,预后会怎样?这个教训说明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性
金发光 2609浏览
2022-07-10
上一页 1 ... 104 105 106 107 108 ... 257 下一页
热门推荐
为何说清理这种痰栓就像徒手拔树根?控制感染和避免术中大出血进退两难,临床遇到「致命霉栓」如何应对?
2019-03-31
陈良安:肺结节临床诊治策略与进展——多维度甄别肺结节丨直播精华(1 上)
2020-11-28
最新发布丨多院士领衔,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更新
08-12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 资质信息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网文(2020)2801-46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B2-20201398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10
  • 联系我们
  • 电话:010-85805280邮箱:huxijie2017@126.com
  • 投稿:editorhuxijie@163.com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泰达时代中心4号楼
  • 关注-呼吸界
  • 关注-看呼吸
版权所有:北京星吉星和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意见与建议:010-85805280 京ICP备1903650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6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