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界logo

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免疫评估」让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预后更精准——协和专家解读协和诊疗建议方案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发表的《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建议方案”在国家卫建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基础上增加了两条与患者免疫状态相关的建议。
曹玮 e小道 2932浏览
2020-02-11
瞿介明:新冠诊断是一个综合临床思辨的过程,正确认识核酸检测的影响因素、提高核酸检测的阳性率|权威在线(4)
最近,应该用CT检查代替核酸检测来诊断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争议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对此,我们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瞿介明教授。
瞿介明 2378浏览
2020-02-11
直播精华|赵建平: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约占20%左右, 重症CAP存在过度炎症反应时合理应用激素可减轻——阻击新冠 权威在线(3)
在SARS、禽流感、甲流,还有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中有着特殊地位,所以,我们也应该承担特殊职责,发挥主力军作用。
赵建平 3461浏览
2020-02-09
中国康复医学会: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康复指导意见(第一版)丨权威在线(2)
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障碍,中国康复医学会委托呼吸康复专委会,协同中国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专委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心肺康复学组,共同编写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康复
2095浏览
2020-02-03
曹彬教授:部分患者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应如何第一时间鉴别这种「隐性传染源」?出现「不典型」病例是病毒进化的表现吗?丨权威在线(1)
在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指南过程中,专家们通过对实验室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疾病谱进行分析,结合不同临床症状发生率、实验室检查以及不同疾病阶段影像学特点,再与其他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及其他病毒性肺炎特点进行比较,总结出冠状病毒肺炎相对特异
中国医学科学院 2344浏览
2020-02-02
协和呼吸留哥的自我解惑:为什么蝙蝠自己不怕冠状病毒?天气转暖冠状病毒就会热死吗?
这段时间全国上下时时刻刻心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看得人揪心不已。我是个呼吸科医生,自己也经历了从震惊、焦虑到冷静的过程,同时花了大量时间重新学习传染病学以及冠状病毒有关的知识。我挑了其中一些和大家分享,比较零碎,但许多都是自
留永健 2752浏览
2020-01-31
呼吸支持相关设备与技术「不当应用」是导致院内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感染SARI病原菌的重要原因
目前未见针对武汉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公开发布的相关临床数据,但其临床表现与管理与既往SARI有类同之处,故本文主要根据既往全球SARI爆发流行时临床数据,并结合目前一线工作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阐述,供相关医务及管
1886浏览
2020-01-29
疫情:从正式发表的权威数据能得到什么
在瞬息万变的疫情面前,我们更需要权威、准确、公开和透明的数据。在此,我们邀请来自中国呼吸传染病学权威机构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的张祎博士,分析NEJM和Lancet三篇论文。
张祎 2401浏览
2020-01-27
慢阻肺最新进展:如何认识早期慢阻肺?怎样应用血嗜酸细胞计数识别需要ICS的慢阻肺患者?生物制剂研发存在哪些挑战?影像学也能诊断?
我国有严重的慢性疾病负担,那么国外的发达国家存在这个问题吗?对于慢阻肺发病率而言,国内与国外几乎没有区别。
蔡柏蔷 2102浏览
2020-01-19
体医融合是肺健康的重要保障——体医结合的慢性呼吸病管理与呼吸健康促进模式探讨
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这是健康领域的国家大事,对于呼吸界医务人员,也意味着重大事业发展机会。
郭建军 1128浏览
2020-01-18
上一页 1 ... 174 175 176 177 178 ... 25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靶向高通量测序(tNGS)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与实践专家共识
2024-12-22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支气管扩张症复合病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02-15
诊知灼见丨患者因肾病综合征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咳嗽、气促1周,发热4天,双肺弥漫性病变,竟是肺孢子菌肺炎?
2024-06-24
免疫抑制患者合并耐药菌感染,抗生素选择范围有限、病死率高,特征及治疗策略?实验室检测、抗菌治疗、院感预防相关问题有哪些指南指引?
2024-10-24
  • 资质信息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网文(2020)2801-46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B2-20201398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10
  • 联系我们
  • 电话:010-85805280邮箱:huxijie2017@126.com
  • 投稿:editorhuxijie@163.com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泰达时代中心4号楼
  • 关注-呼吸界
  • 关注-看呼吸
版权所有:北京星吉星和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意见与建议:010-85805280 京ICP备1903650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6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