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丨新冠阳性率在成人门急诊及住院病例中仍居首位,近一月持续高位波动;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在住院病例中上升明显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8-08


内容提要

  • 新冠阳性率在门急诊、成人病例中仍居首位,近一月在较高位波动,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整体高于北方省份;
  • 南方省份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连续4周下降,整体上仍高于北方省份,在0~14岁病例组检测阳性率较高;
  • 南方省份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主要集中在0~4岁病例组;
  • 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13.6%)、肠道病毒(5.7%)、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均为3.8%);
  •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6.3%)、新型冠状病毒(4.4%)、鼻病毒(4.3%)。


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5年第31周)


2025年第31周(2025年7月28日—8月3日),对全国哨点医院(不含港澳台)采集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样本,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普通冠状病毒、博卡病毒、鼻病毒和肠道病毒等10种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一、监测结果


第31周,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3.3%;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13.6%)、肠道病毒(5.7%)、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均为3.8%);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6.3%)、新型冠状病毒(4.4%)、鼻病毒(4.3%)。其他病原体监测结果见表1。监测结果存在南北方地域差异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差异,具体见表2和表3。


二、分析及健康提示


结合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就诊情况、多病原检测等监测结果分析显示,检出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近期反弹后本周继续下降,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整体高于北方省份;南方省份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连续4周下降,整体上仍高于北方省份,在0~14岁病例组检测阳性率较高;南方省份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主要集中在0~4岁病例组;副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在0~4岁病例组中波动下降。流感病毒和其他监测的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总体处于低水平。


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在5月下旬达到今年第一个相对高位后呈波动下降趋势,仍应注意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2)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与人接触要佩戴口罩,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根据需要及时就医。


(3)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4)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表1 第31周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

注:“+”表示本周特定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数值较上周增加;“-”表示本周特定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数值较上周下降。


表2 第31周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区域差异

南方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

北方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表3 第31周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年龄组差异


图1 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占门急诊就诊总数比例每周变化趋势


图2 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每周变化趋势


图3 哨点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每周变化趋势


本文内容来源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


本文完

责编:Jerry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