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橙色胸水”为哪般?活动后气促半年,加重伴干咳1月余,以“左侧膈肌旁占位病变”为切入点能否解谜团?丨疑案探密(163)
来源: 呼吸界 6 天前


引言


生活中的橙色,通常象征着喜悦、温情、欢快、活泼…… 而工作中若是见到这种“橙色”,大家会作何感想?

今天,我们就以这一瓶橙色的胸水为引,来揭开这个案例的神秘面纱。


活动后气促5+月,加重伴干咳1+月……胸腔积液原因众多,胸腔闭式引流后的“橙汁样”胸腔穿刺液能否解谜题?


卷宗1


基本资料:患者刘某某,女,50岁,职业为翻译,主诉“活动后气促5+月,加重伴干咳1+月”入院。


讲述者:孙丹丹


这位患者入院前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起初为爬楼梯后明显,无伴随症状,未予正规检查及治疗。1+月前,出现气促加重,平地快走即感气促不适,伴干咳,夜间为主,偶有左下腹隐痛,疼痛可耐受,无放射痛。


既往史:1+年前有 白细胞减
病史,口服升白药物半年后恢复正常,现已停升白药物半年。家族史: 母亲肺癌离世;个人史及婚育史:无不良嗜好,育有1女,体健;药物过敏史:青霉素过敏;手术史和外伤史均无。


查体:神清,呼吸平稳,言语连贯,口唇红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中下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 心腹(-),双下肢无水肿。


图:平扫期、动脉期


图:静脉期、延迟期


入院后查胸部CT示:左肺膈肌旁软组织密度影 性质不详(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约27×69×35mm,与膈肌、左侧肾上腺、胃底小弯侧胃壁、脾脏内后份分界不清), 来源不明。实验室辅助检查请见第二份卷宗:


卷宗2

血常规:WBC 3.36*109/L↓、RBC 4.47*1012/L、HGB 132g/L、PLT 192*109/L↓、N% 64.8%、L% 0.83*109/L

CRP:正常

肝功:总胆红素29.0μmol/l↑、间接胆红素27.3μmol/L↑、γ-谷酰转移酶11U/L↓

肾功:正常

电解质:正常

血沉:正常

癌谱:CA19-9 28.2U/ml  CA125 65.3U/ml

凝血+D-2聚体:正常

血气分析:正常

G试验,GM实验,隐球菌荚膜多糖实:正常



或许大家和我们一样期待从后续的实验室辅助检查中找到些许头绪。然而每当“我要我以为”往往结果都是背道而驰,除白细胞血小板轻度降低,以及CA199和125轻度升高外,几乎一无所获。


思考题:患者左胸腔占位伴胸水会是什么原因?肿瘤?结核?或者其它?


首先围绕胸腔积液进行初步诊断分析:


我们知道“胸腔积液的病因分析”整体分为两大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除我们熟知的细菌、结核感染外还有病毒源性、寄生虫性、真菌性。在“非感染性”分类中更是眼花缭乱,这个患者属于千头万绪中的那一条思绪呢?


感染性胸腔积液原因可由: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真菌性(主要由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等)、寄生虫性、或病毒感染所致。


如果患者是非感染性胸腔积液,原因则更为复杂,常见原因有肿瘤性、心源性、肝源性、肾源性、免疫性或风湿性及其它原因(肺栓塞、创伤性、内分泌代谢性(甲减、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药物性(胺硬酮等)、医源性(术后或放疗后胸膜反应)。



乱花渐欲迷人眼,先一起看看胸腔积液的检验结果(卷宗3):


卷宗3

胸水常规:颜色
黄色,透明度浑,(李凡他)
阳性2+,细胞总数7381*105/L,有核细胞数3381*10%,单核细胞97%,多核细胞3%。

胸水生化:总蛋白48g/L、白蛋白29g/L、
LDH 78U/L、ADA13.3U/L

胸水乳糜试验:阴性

分支杆菌涂片:(—)

TB-DNA:(—)

免疫荧光染色:未找到真菌

癌谱:正常 抗核抗体、ANCA(-)

脱落细胞:未找到癌细胞,见较多淋巴细胞

胸水mNGS:
热带念珠菌 序列数1543



黄色、李凡他试验阳性、LDH仅78、ADA更是只有13.3的测值,乳糜试验阴性;似乎结核、肿瘤、免疫相关性疾病都没有明确指向,无心肝肾慢性病史,无不洁饮食史,也没有长期药物服用或内分泌代谢异常病史。只有胸水mNGS中提示了:热带念珠菌1543个序列。


如果是真菌感染导致的橙色胸水,会有什么特点呢?真菌性胸腔积液常常出现:发热、咳嗽、胸痛,胸水中可能查到真菌微生物结构,对于部分特殊真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或黑曲霉等它们的胸水可能呈现红色或是黑色。难道热带念珠菌感染就会出现橙色胸水吗?然而,胸腔作为密闭腔隙真菌如何进入?患者无发热等症状,胸水免疫荧光等真菌检测也未能检出真菌表达。虽然我们心中存有疑虑,但在没有更多支持证据推翻胸腔真菌感染之前,我们还是选择暂时予以氟康唑300mg qd治疗。


予以胸腔闭式引流后引流出的“橙汁样”的胸腔穿刺液


真菌治疗7天后复查胸水B超,结果的残酷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胸水非但没有减少,日趋增多。



复查胸水B超结果:左侧胸腔探及片状无回声区,最大深度约100mm。既然“水路”不通,我们就从“颜色”入手。



透明/淡黄色:漏出液-心衰、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渗出液-结核、肿瘤早期。需要区分是漏出还是渗出,用Light标准。


血性胸水:肿瘤(肺癌、间皮瘤)、肺栓塞、外伤。血细胞压积>50%外周血的话可能是血胸。


乳白色:乳糜胸(胸导管损伤,肿瘤、手术e创伤)、假性乳糜液(慢性感染,胆固醇高)。鉴别乳糜微粒和苏丹染色。


脓性:脓胸,细菌感染,比如肺炎链球菌、金葡菌。浑浊,有脓细胞,培养阳性。


黑色:曲霉菌感染,比较罕见,需真菌培养。


巧克力色:阿米巴肝脓肿破溃,可能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浑浊/脓性:结核性胸膜炎可能,ADA升高,淋巴细胞为主。类风湿性胸水葡萄糖低,PH低。



如何破解“橙色”胸水的奥秘?科内讨论意见:整体结论倾向非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肿瘤性病变需重点考虑。1)病因疑难,诊断存疑;2)组织活检尤为重要;3)必要时外科探查。结合讨论意见以及相关文献学习后,我们把“ 左侧膈肌旁占位病变”的活检放在重点方向,但邻近左侧膈肌处的活检存在很大难度及风险。


患者选择经皮肺穿刺活检,液基标本中见个别DNA倍体异常细胞……导致橙色胸水的元凶是结外边缘型的B细胞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讲述者:黄靓



充分评估活检方式的优劣势以及风险大小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方式被最终选定。  



细胞病理结果提示:见较多淋巴细胞,具体性质及类型请结合组织病理结果。备注:液基标本中见个别DNA倍体异常细胞。这句话为我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仿佛胜利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然而肺穿组织的流式分型结果,又重重将大门关上“未见原始幼稚细胞”“未见单克隆表达”。



肺穿组织流式细胞此次检测范围内: 未见明显原始幼稚细胞。淋巴细胞约占全部有核细胞87.16%:浆细胞约占全部有核细胞0.03%,初筛 均未见明显单克隆。单核细胞约占全部有核细胞1.50%,主要为成熟单核细胞。粒细胞约占全部有核细胞9.73%。上皮/间皮细胞约占全部有核细胞0.16%。请结合临床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最终肺穿组织病理结果(大体及镜下图片)为我们翻开了答案之页:


CD79α(+)



真相浮出水面——B细胞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型:结外边缘型。


患者转入血液科后,查PET-CT示:左侧膈肌不均匀增厚,与左侧肾上腺分界不清,代谢活性不均匀轻度增高,结合临床 符合淋巴瘤表现。骨穿示:淋巴细胞占15%,形态大致正常,偶见 形态不规则淋巴细胞,胞体较大,类圆形,胞浆量偏多,染色质粗。骨髓流式:淋巴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7.28%,其中 0.27%为异常表型。目前在血液专科规律治疗。


本案例最大启示:“胸水”的病因复杂多样,遇到“胸水”分析病因时不能只有肺癌和结核诊断……非霍奇金淋巴淋巴瘤及分型复习


讲述者:戴枥湾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包括 一组不同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起源丰富:B细胞前体、T细胞前体、成熟B细胞或成熟T细胞,偶尔起源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 涉及面广:NHL可见于各年龄、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的患者。 不同类型淋巴瘤的临床表现、预后和处理有很大差异,NHL的诊断和分类需要充足的活检标本和专家病理复核, 最好是在类固醇治疗前进行,因为类固醇为溶淋巴细胞剂,可能干扰诊断。因此,NHL并不简单。


非霍奇金淋巴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1.侵袭性或高度侵袭性-迅速生长的肿块,全身症状(发热、消瘦),肿瘤溶解综合征;2.惰性淋巴瘤-数月或数年内缓慢生长、或时重时轻的淋巴结肿大、或肝脾肿大或血细胞减少;3.原发性结外NHL-肠道厌食早饱,中枢系统头痛、嗜睡,皮肤皮疹、红斑、破溃;4.继发性结外NHL-蚊虫叮咬后的超敏反应,FUO,积液可能是唯一表现;5.肿瘤急症-脊髓压迫,气道梗阻,CNS占位,心包填塞,上腔阻塞,肾衰,白细胞瘀滞,高钙;6.副肿瘤综合征-Sweet综合征、瘙痒症、多关节炎、膜性肾病、无代谢性和营养性缺陷。



B细胞淋巴瘤在流行病学上,非霍奇金淋巴瘤中 最常见组织学亚型,约占25%;发病率因族群而异;多见于男性;中位发病年龄为64岁。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快速增大的症状性肿块( 最常见颈部或腹部),高达40%的病例起于 结外髓外组织,但几乎任何组织都可起病。诊断上,最好是根据切除 组织活检结果来诊断;病理诊断依赖 形态学和免疫分型,这是诊断的关键;通常表达泛B细胞抗原(CD20)。


鉴别诊断上,要注意B细胞淋巴瘤可引起淋巴结肿大和类似病理特征的其他疾病。治疗主要采取:R-CHOP、R-CHOEP、R-miniCHOP、Pola-R-CHP。


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是一组B 细胞淋巴瘤,起源于淋巴滤泡的边缘区可以发生于牌、淋巴结和黏膜淋巴组织。



边缘区淋巴瘤 结外分期标准:参考2014版Lugano分期标准。



以下为边缘区淋巴瘤分组:



治疗上, 非胃MALT淋巴瘤的主要治疗包括放疗、手术以及免疫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局限期患者:对非原发胃MALT淋巴瘤,可选择受累部位放疗(ISRT)或参加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进展期或经局部放疗失败患者:如无治疗指征,推荐观察随访;如有治疗指征,则推荐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苯达莫司汀、CHOP或CVP)。对一线治疗后肿瘤缓解患者,可考虑利妥昔单抗每8-12周一次,巩固维持治疗2年。


边缘区淋巴瘤:



王璞主任医师点评


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各专科医生应对淋巴瘤提高认识、拓宽鉴别诊断的思路。“胸水”是呼吸科医生常遇到的临床表现,分析病因时不能只有“肺癌”和“结核”固化诊断思维模式;注重“活检”能力的提升,特别对病因不清不能一味追求经验性治疗,病理诊断往往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尽量避免盲目的经验性诊疗,或经验性估计误诊或漏诊,为患者的救治争取更多的时间。


专家介绍


王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结核病防治综合质量控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临床试验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互联网医疗专委会副主委,中国防痨协会多学科诊疗分会常委,中国防痨协会临床试验委员会常委,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分会常委;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项,“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发表论文多篇,参编相关专业书籍多本。从事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工作30余年,擅长疑难肺结核、难治性结核的诊治,擅长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大咯血和支气管-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救治,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规范化治疗及肺癌的全程管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戴枥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重庆工作组秘书,重庆健康科普专家库呼吸组秘书,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学组学术委员;获重庆市科卫联合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2众言堂呼吸病例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亚军,2021全国呼吸慢病管理全能挑战赛“重庆站”“西南区”冠军,2024年全国“ILD临床规范化诊疗青年医师病例演讲比赛”西南赛区一等奖,2024年全国“ILD临床规范化诊疗青年医师病例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以及“最佳金话筒”奖;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康复诊疗。


黄靓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重庆市医师协会肺癌早诊早治学组秘书,重庆市老年医学会呼吸与共病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药物研究与临床试验专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生物信息学会肿瘤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参与两项国家级课程建设项目。从事本科生及研究生带教工作,参与多项教学改革项目,作为主要成员获得省部级及国家级课程建设项目。擅长肺结节全程管理,肺癌诊断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微环境,烟草病学,数据挖掘。


孙丹丹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修医生,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重庆市万州上海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专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规范化管理,擅长肺部感染,呼吸与危重症救治的诊疗工作,熟练掌握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评估,无创/有创呼吸支持技术等呼吸科核心诊疗技术。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责编:Jerry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