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有400万人因为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其中大部分在东南亚,在东南亚又大部分集中在中国
孕早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孩子长大成人后肺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德国人研究发现交通高峰期在路边跑步,心肌梗死风险增加。
——在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年会2017(CACP2017)暨第十六届呼吸医师论坛上,“流行病学研究:环境与呼吸健康”成为大会热点之一。我们来看看国内著名公共卫生学院专家怎么说。
大气污染不只影响呼吸系统——增加人类心肺疾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志伟发言时介绍,柳叶刀杂志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下呼吸道感染、肺癌和慢阻肺的风险与PM2.5暴露相关,且全年龄层趋势一致;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也与PM2.5暴露相关。还有关于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研究证实,大气污染增加人类心肺疾病发病及死亡风险,甚至导致肺癌的发生。有一项具体数据记录:2012年度可吸入颗粒物对疾病死亡“贡献度”分析表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占比达72%,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占比近40%;慢阻肺、肺癌、急性下呼吸道疾病占比达28%,其中急性下呼吸道疾病占比达到14%。我国272个城市细颗粒物污染与每日死亡率的关系,结果发现,PM2.5每增加10μg/m3,慢阻肺的死亡率增加率增加0.38%。另外,PM2.5每增加5μg/m3,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增加1.25。
路边跑步得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了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汤乃军介绍,大气颗粒物对缺血性心脏病存在影响。Peter等主持的德国人群研究显示,暴露于交通高峰时的大气污染中数小时,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风险为2.92.ACS的研究显示,长期暴露于PM2.5增高的环境中,心力衰竭发生率升高。
汤乃军介绍,为了给制定和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1998年到2009年,他们进行了“北方四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呼吸健康队列研究”,这是国内首个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发现,随PM10剂量上升,肺癌、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都会增加。
另外,如果孕早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对孩子成年期的肺功能有影响。另外,PM2.5还与老年阿尔茨海默症的增加有很大关系。
如何应对大气污染
面对大气污染问题,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志伟教授指出,解决之道在于大气污染监测、污染物表征暴露评估及校正、环境参比样本。而要应对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则要进行表型锚定、通路研究、作用模式人群与实验室研究关联分析。而要解决早期效应标志物种类多、效应外显率低等问题,要通过已有标志物的研究确认、早期效应标志物高通量筛选、新标志物发现等办法来解决。
关注呼吸界
我们将持续为您呈送年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