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发声丨全国人大代表李为民院长:民族地区医学骨干人才匮乏是精准扶贫关键,建议把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的肺癌筛查纳入国家筛查计划
来源: 呼吸界 2018-03-04


编前语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昨天下午开幕。两会期间,呼吸领域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从昨天起,《呼吸界》推出系列报道「两会发声」,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王辰、全国人大代表李为民、陈静瑜。他们在两会上的关注点是什么?将提出怎样的建议?对呼吸学科发展又有哪些重要意义?敬请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首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上,特别强调民族地区医学骨干人才的匮乏,是解决医疗卫生精准扶贫的关键。他提出建立嵌合型的医联体,希望通过具有优质资源的三级医院的人才专家和优质医疗服务嵌入到民族地区。同时让民族地区医务人员到大医院学习,以实现医疗服务水平的同质化。实现管理的统一;绩效分配的统一;人力资源调配的统一和医疗服务水平的统一。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作为呼吸专业的医生,李为民代表强调呼吸疾病作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也是造成我国经济负担最重的疾病,还是导致城市农村死亡率排在最前面的重要疾病,我们国家对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体现在患者认知度、卫生政策层面、临床用药范围、基础研究以及临床转化研究等方面。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肺癌被李为民代表称为呼吸系统疾病最厉害的杀手,因此肺癌的早诊早治是李为民代表说的最多的话题。他提到尽管我国肺癌诊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5年存活率仍不足20%,其根本原因就是早期诊断十分困难。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推荐低剂量螺旋CT作为高危人群的肺癌筛查,建议我国从政府层面重视它,就像乳腺癌、宫颈癌的筛查一样,将低剂量螺旋CT的肺癌筛查纳入国家的筛查计划。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