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发声丨全国人大代表华树成院长:增加津贴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儿科专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有利全科医生队伍壮大
来源: 呼吸界
2018-03-12
编前语
两会期间,呼吸领域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从3月3日起,《呼吸界》推出了系列报道「两会发声」,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王辰、全国人大代表李为民、陈静瑜、华树成。他们在两会上的关注点是什么?将提出怎样的建议?对呼吸学科发展又有哪些重要意义?敬请关注。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院长、我国著名呼吸专家华树成回答了网友提问和记者采访,针对「能否解决儿科医生短缺、儿科医生为何短缺」的提问,华树成代表称,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儿科医生短缺和不足由来已久,1999年时大学扩招,部分大学取消了儿科系的招生,这是儿科医生 不足的一个方面,但目前,各个大学的儿科系招生已经在陆续恢复。
另外,华树成代表认为,为鼓励年轻人进入儿科,增加儿科医生津贴也十分重要;而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还与全科医生的培养相关:
来源:央视网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关于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本次两会期间,华树成代表还提到,「分级诊疗」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我国分级诊疗的优势尚未充分释放,未来仍需从多方面持续发力,做好基层首诊需要培养更多的全科医生。
目前,全科医生社会认同度不高,岗位吸引力弱;基层全科医生更是人员少、工作强度大、待遇较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有利于全科医生队伍的壮大。华树成代表建议在职称晋升、编制、落实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转诊制度,医保报销比例要向基层医疗单位倾斜,如不经过基层首诊直接到大医院就诊,则会调整医保报销比例,让有限的医保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不过,华树成也坦言,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借鉴。「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中国问题,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来源:央视网、经济参考报
《呼吸界》有所改动
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