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辰院士出诊四年,严谨的工作精神好像已经深入我的骨髓丨跟着大咖出门诊(1)
来源: 呼吸界 2018-06-11

开篇语


每一个从医的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医学大家。在从一个菜鸟医生到业界专家的成长历程中,都会有一个重要的学习经历,那就是跟着老师出门诊。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老师传授不同的东西,不同的学生也会汲取不同的营养。从今天开始,《呼吸界》推出系列报道「跟着大咖出门诊」,和您分享年轻医生与恩师一起出门诊的故事和感悟,特别是对他们职业生涯的深刻影响。也许这里的某一个故事、案例或情节会深深的触动你,并且让你对职业和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认知。

 

2014年的一个普通下午,我正在急诊轮转,旁边一个同事很激动地冲了进来:「快看快看,中日医院新院长王辰今天视察急诊,快来看男神!」隔着重重人头,我只看到了男神的背影。「神秘」——是当时王院长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一个月后我结束轮转回科,科里主任说:「王院士准备在中日开展门诊,你去做助手帮个忙吧。」怎么也没想到前一个月还在心中遥远神秘的王院士就这样「从天而降」到了眼前,我也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四年院士门诊的漫漫学习之旅。


王辰院士与高倩医生合影


无论病情如何,从未听到王院士放弃任何一人


和王院士出门诊的第一个患者是个产后肺动脉高压的年轻妈妈,对自己的病情、对孩子的未来都很迷茫。王院士看到她后很坚定的说:「你的病我一定可以帮你控制!」一颗定心丸吃下,患者焦急的心情明显放松,对未来治疗也有了信心。王院士随即开始详细的询问病史、查体,还用诊床做了腹部触诊。在一旁的我也慢慢进入角色,努力记下王院士的每一句医嘱。年轻妈妈此后更是成了男神的铁粉之一,逢年过节都要问一句男神好,几年过去依旧热情不减,俨然追星族一样。


其实在门诊,很多患者都有类似的情况,经常有患者来看诊时激动得话都说不清楚,反复强调终于见到了院士本人,每当这个时候,王院士总会耐心地倾听患者表述,同时不失时机的问清病情,从没有不耐烦或着急。更有很多走投无路的终末期肺病患者,怀抱最后一丝希望到院士门诊就诊。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几年来、数百个患者,无论病情如何,从未听到王院士放弃其中任何一人,他总是能想尽办法给予患者最好的照护。曾经有个确诊肺癌全身多发转移的患者前来就诊,在很多人看来她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意义,然而王院士依然没有放弃,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患者的承受能力,先后给予化疗、免疫治疗、放疗,同时每次看诊时配合心理疏导,鼓励她坚持下去。一年多过去了,这个患者经历了放射性肺炎、放疗后真菌感染等并发症,仍然积极乐观的进行治疗,生存时间也远超之前想象。从王院士这里,我切实感受到了医患关系是人世间最温情、温暖、善良的关系。



这种严谨的工作精神好像已经深入我的骨髓


门诊患者病情千奇百怪,院士门诊遇到的更是疑难复杂的疾病。因为时间所限,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凝练出一份高质量的门诊病历是一大难题,王院士对医学的严谨更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


门诊病历经常需要抄写化验单结果,为了节省时间,一开始我总是写的很简单「血气分析:PH 7.35,PCO2 45mmHg,PO2 80mmHg」。 可没想到短短的一个结果被王院士挑出了数个错误:「为什么不写吸氧浓度?pH、pCO 2 、pO 2 大小写怎么没有区分?」我赶紧大笔一挥「FiO 2  35%」,王院士更是怒上加怒:「你知道FiO 2 的全称吗?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比值怎么会有%,应该是0.35!」门诊初期几乎每份病历都会被挑出几处错误,「纵膈——你不知道膈这个字是为膈肌而生的吗?」「Impression——病人已经明确诊断慢阻肺了,还可以叫做Imp吗?」「查体未及明显异常——胸膜摩擦音有的大夫号称一辈子都没听到过,实际上是他根本不会听!」「思力华+莫西沙星——商品名和通用名不可以混在一起写!」越是细小的地方越是容易犯错,而我的这些「小错误」从来没有逃出过王院士的火眼金睛。


初期作为菜鸟的我每次被王院士指出错误都感到羞愧难当,然而几年过去了我现在也开始下意识的纠正别人,这种严谨的工作精神好像已经深入我的骨髓。经过几年的时间,我的门诊病历写得越来越严谨,对医学的态度更加缜密,这种态度的养成对我日后的行医生涯也是受益匪浅。


王院士由于兼职行政职务,日常工作非常繁忙,然而凭借着其对临床的热爱、对本职工作的负责,院士门诊得以长久坚持下来。如果遇到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出诊,王院士会千方百计地调整时间,甚至经常坚持到夜间11点才把患者全都看完。即便到了深夜,面对最后一个肺栓塞、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脑胶质瘤术后、服用抗凝药物期间骨折血肿的复杂患者,王院士也毫不急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耐心解答,直到患者满意离开方才休息。


医学是科学,更是人学;要成良医,必修人文



医学功底扎实是王院士给人的第一印象,对疑难危重症的诊治能力及全面大局观更是我们的榜样。


记得门诊遇到过一个咯血的年轻男性,肺部多发小斑片影反复消长,多处就诊没有头绪。王院士经过详细的临床问诊,从化验单当中发现了患者结核IGRAs升高明显,抽丝剥茧般地推断出患者是结核感染,因其正值壮年存在部分自愈情况的可能,所以结核病灶出现消长,给予规律抗痨治疗后患者病灶明显吸收,症状好转。


除了高超的临床水平,王院士的人文素养更是超出我的想象。日常出口成章,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最近一次走进办公室,看到墙上挂的「调御丈夫」几个字,我只能当场调出了搜索引擎来查这个词的意思(佛十号之一,佛能教化引导一切可度者﹐佛陀大慈大智,能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的心性,使往涅盘正道故名调御丈夫)。越是接触博学的王院士,我越是觉得自己全方位的不足,正是这种对自己不足的清醒认识,使得我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如履薄冰,用心给予每个患者最好的照护。

 

王院士常说:我希望未来我的学生当中也有人能成为院士

 

对于科里的住院医师,王院士一直非常关心,不仅大力推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将中日医院加入第一批PCCM专培基地,日常也会定期参与中日呼吸中心大查房,参与疑难病历讨论,看望危重患者,尽可能多地给大家授课。为了和PCCM学员多接触,王院士还特意让所有PCMM学员轮流参加院士门诊,一方面了解学员自身水平,一方面在实践中指导学员。每个初期轮值进来的学员都会犯和我开始一样的错误,王院士总会不厌其烦的挨个指正。遇到个别因为太紧张而实在表现不佳的学员王院士也会发火,发火过后他又很快后悔:「下次我发火的时候你们先把患者请到外面,咱们私下说,不能让我在患者面前落你们面子。但我对你们也不算严格,我当年做住院医的时候翁老对我的要求更严格,住院医期间就必修要接受最严格的培训。」王院士还经常打趣我们说:「我的老师是翁心植院士,我的老师的老师是钟惠澜院士,我希望未来我的学生当中也有人能成为院士,把这个延续下去。」


上图右二为本文作者

 

身处学术链的顶端,王院士依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白天连轴开会,晚上病房看病人,夜深人静时在办公室潜心搞科研、课题。记得我曾有幸和王院士一起参与一个国家级课题的申报,每天晚上9~10点王院士才能结束工作到会议室和大家一起讨论课题书写进展,指出问题并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及时帮助大家调整方向,而这种讨论常常持续到凌晨2~3点,结束后王院士短暂休息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开始新的工作。

 

我常常感叹自己是如此地幸运,在当住院医期间就能跟随大师长期学习。四年过去了,我已经从当年的菜鸟逐渐成熟,成为可以独立带组的主治医师。「学知识易,生思想难」。从住院医到主治医转型关键期间能跟随王院士学习是我一生的幸运,未来我作为院士门诊助手还将培训更多的PCCM学员上岗,承上启下,惟愿能将这份大师风范更多的传承下去。



作者介绍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