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疾病诊治关键技术;钟南山:临床医生要理解肺功能医生和技师的辛苦——第四届全国肺功能学术会议召开
来源: 呼吸界 2018-08-02

2018年7月27日至29日,「第四届全国肺功能学术会议」于羊城广州市召开,70余位国内外著名的呼吸学科和肺功能专家对肺功能检查的最新研究进展、质控规范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呼吸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大会安排了主委论坛9个大会报告、51个专题报告、7场卫星会,并特别开设了2场肺功能专家面对面交流会和6项肺功能操作演示。



大会主委论坛中,特邀了多个肺功能相关的专业学会/协会的主委、副主委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演讲。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呼吸分会会长、中国呼吸康复协会主委
王辰院士
首先登场,指出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疾病诊治的关键技术,掌握肺功能室临床呼吸医师的重要能力体现,强调呼吸医师应强化肺功能检查的培训与临床应用
。紧接着,
钟南山院士
通过丰富的临床病例,阐述了
肺功能医生是呼吸疾病临床诊治防的重要参谋
,并表达了对肺功能工作人员浓厚的尊重之情,他认为
临床医生应该理解肺功能医生和技师工作的辛苦,肺功能工作人员应该为自己是肺功能的工作人员而感到自豪
,深深地感动了现场所有的肺功能人员。加拿大胸科学会前任主席/加拿大Firestone呼吸健康研究所
Cox P.Gerard教授
详细地介绍了影像肺功能的新技术超极化气体MRI功能成像,并通过科学数据阐述了哮喘患者的通气不均质性,为疾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后,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功能学组(筹备)组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宋元林教授、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辉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童呼吸学组肺功能协作组组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张皓教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赵红梅教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物联网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与呼吸疾病预防专委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过敏反应研究所所长刘光辉教授,分别详述了多学科在肺功能领域中的应用成果及肺功能在相关学科中的重要作用。



在分会场中,各地呼吸内科和肺功能专家各展风采,围绕肺功能指南/规范解读、呼吸医师、哮喘与过敏疾病、儿童肺功能、肺功能质控、肺功能技术新进展、老年医学、呼吸康复、基层肺功能与物联网医学10个不同的专题方向,展开了精彩的学术演讲,探讨了肺功能检查的最新学术进展,分享了许多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会前还进行了「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与规范化培训万里行」3周年的总结。


 

在专家面对面讨论环节,肺功能检查系列指南和儿童肺功能检查指南的撰写组专家们与参会人员就肺功能操作技术规范、临床应用疑难病例的结果解读、肺功能单项技术培训基地的标准等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会场气氛热烈。



在肺功能操作演示中心,分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弥散功能检查、体积描记检查、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和心肺运动试验共6个环节,演示老师们重点强调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吸引了大批各学科医护人员及肺功能专业人员参加。



本次大会得到了许多药械企业的大力支持,并在展览区开展了物联网肺功能演示、肺功能设备质量控制模拟演示,展现了肺功能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最后,大会主席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高怡教授宣读了获得本次大会「优秀壁报奖」的名单并主持了颁奖仪式。郑劲平教授做闭幕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汇聚了多个专业学会和团体的资源与力量,共同打造了高水平的肺功能学术交流平台,聚焦最新学术进展,为肺功能学开启新的发展纪元。



在此次大会之前,全国肺功能临床应用与规范化培训项目三周年工作总结会召开,郑劲平教授对三年来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与规范化培训万里行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从2015年8月份,我们第一场规范化培训在成都启动以来,短短的3年时间,到现在2018年的7月份,刚好是三年,通过这三年的活动,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总共举办了172场的肺功能规范化培训的万里行活动,总共有5600多家医院参与,有17000多人员参加了培训,9000多人取得了培训证书。三年来,培训逐渐下沉到基层,覆盖面更广更大;培训方案、课程安排和考核模式都在不断地调整,从原来纸质的考核到后面电子化的考核,还建立了追踪随访系统。当然,规培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场次的现场秩序、会前资料准备、会后资料整理、质控报告审核等,希望各培训中心能查摆存在问题,并通过吸取接下来优秀中心的分享的优秀经验,共同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

 

作者: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高怡
《呼吸界》有所删节


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