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明教授团队《Respiratory Research》发文,评估免疫功能低下对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影响
来源: 呼吸界 04-21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燕明教授团队在呼吸疾病知名期刊《Respiratory Research》(Q1区,IF=4.7)发表题为《The effect of immunosuppression on outcom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的研究论文。本研究通讯作者为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燕明教授,第一作者为北京医院黄立学医师和翁冰绚医师。



研究背景


社区获得性肺炎至今仍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常伴随显著医疗负担。免疫功能低下宿主(Immunocompromised hosts, ICHs)更易发生肺炎、病原谱复杂、出现住院和其他不良结局,因而引起特别关注。随着生物免疫调节剂的广泛应用,以及癌症和器官移植患者生存期的延长,ICHs的比例持续上升。在美国,ICHs的估计患病率已从2013年的2.7%上升至2021年的6.6%,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然而,现有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并未纳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主要是由于这类患者治疗复杂、潜在病原体范围更广,且他们通常被排除在支持指南制定所依赖的大型抗生素疗效研究之外。迄今为止,关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免疫功能状态对临床特征和结局影响的高质量研究仍较为有限。


基于既往研究数据集的二次分析,本研究旨在比较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免疫功能低下和正常患者在临床特征、疾病严重程度和多种预后结局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免疫功能状态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822名患者,133例(16.2%)为免疫功能低下者(ICH group),689例(83.8%)为免疫功能正常组(non-ICH group)。免疫功能低下最常见的原因是接受实体肿瘤化疗(56.4%),其次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2.3%)以及接受实体器官移植或患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11.3%)。免疫功能低下者30天死亡率为15.8%,而免疫功能正常者30天死亡率为5.1%。


2.ICH组患者的年龄显著低于non-ICH组(72.0岁 [69.0–79.5] vs. 78.0岁 [71.0–84.0])。两组在性别分布上无显著差异。在合并疾病方面,ICH组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比例低于non-ICH组,其他合并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入院时,ICH组的淋巴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non-ICH组;但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免疫功能低下组30天生存率显著低于免疫功能正常组,而两组人群在ICU入院、有创/无创通气的累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在调整年龄、性别和共病后,免疫功能低下是30天内死亡、院内死亡和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机械通气和ICU入院无明显关联。



4、基于不同肺炎严重度评分系统的30天死亡率分析发现:CURB-65 低危人群中(1分),ICH组的30天病死率显著升高,是non-ICH组的9倍,而PSI低危人群中,ICH组和non-ICH组两组间30天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针对CURB-65和PSI评分定义的高危人群, ICH组和non-ICH组的30天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异。进一步按年龄分层后发现:在≥75岁年龄组中,CURB-65低危人群中,ICH组的30天病死率是non-ICH组的19倍,死亡风险大大增加;而PSI低危人群中,ICH组和non-ICH组两组间的30天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



研究结论


1. 近五分之一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是死亡和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


2. 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CURB-65 评分显著低估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死亡风险。



作者介绍


李燕明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呼吸系感染,气道过敏性疾病,呼吸危重症。牵头承担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面上项目,作为分中心负责人参与卫计委行业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研究。国家呼吸专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Allergy中文版主编。


黄立学

医学博士,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PCCM专培医师。荣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Lancet,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eClinical Medicin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主持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一项,以课题骨干身份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项目。


翁冰绚

北京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博士生,师从李燕明教授。研究方向为老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表SCI文章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以课题骨干身份参与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项目。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