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20年,近来稍动即气促,患者右上叶多发实变影,治疗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另有蹊跷?怎样发现合并了这种凶险的感染?
来源: 呼吸界 2022-10-10

引言


我院呼吸科收治1位有多种肺部慢性病,包括尘肺、慢阻肺病基础的患者,因气促加重入院,入院后发现中高危分组肺栓塞,同时影像学提示右上叶多发实变影,治疗过程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空洞性病变应考虑什么?尘肺继发性肺结核?肺梗死无菌性坏死?还是另有蹊跷?肺栓塞并空洞性病变,两者是否有联系,还是独立性疾病?


患者张XX,男,67岁,主因「活动后气促7年,加重伴下肢水肿3月」于2022-04-11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现病史:


患者7年前出现活动后气促,快速步行或爬坡时即可出现,伴咳嗽,呈阵发性单声咳,夜间明显,伴咳少许白痰,未规范诊治,活动后气促逐年加重。4月余前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3月前出现气促加重,稍活动时(如吃饭、穿衣、洗澡)即感气促,可闻及喉部「hehe」声,伴咳嗽、咳白色黏痰,双下肢水肿较前加重,伴腹胀、恶心,胃纳差。1月前至外院住院,心脏彩超提示「右心增大,极重度肺动脉高压」,诊断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行性气促,近来已失去活动能力,稍动即促,卧床。予抗感染、利尿、解痉平喘等治疗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既往吸烟史20余年,平均10支/日,已戒8年。曾从事煤炭开采20年。


入院查体:


体温 36.4℃,脉搏 97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10/86mmHg,SpO2 87%(未吸氧),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淤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静脉无充盈;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侧呼吸动度对称,双肺呼吸音减弱,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左下肺为著;心律齐,P2亢进,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中度对称性凹陷性水肿。


入院后相关检查:


2022-04-11血气分析:吸氧浓度33.0%,PH 7.44,pCO2 40mmHg,pO2 57mmHg,P/F 172,LAC 2.5mmol/L,BE 3.3mmol/L,A-aDO2 128mmHg。血常规:WBC 18.07×10^9/L,NEUT% 89.8%,Hb 178g/L,Ht 54.5%,PLT 117×10^9/L;CRP 143.68mg/L。PCT 1.76ng/ml。急诊生化组合+急诊肝功+急诊肝酶:Na 131.89mmol/L,Cl 97.42mmol/L,ALB 27.92g/L,ALT 165U/L,AST 165.10U/L,肌酐 79.05μmol/L。急性心肌损伤四项:NT-proBNP 5730pg/ml,cTn-I 0.0730ng/mL。出凝血四项:PT 18.6秒,INR 1.56,Fbg 4.15g/L。纤溶二项:D-D二聚体 4.33mg/L,FDP 13.2μg/mL。男性肿瘤七项:CA125 274.29U/ml。血IgE 181IU/ml。


粪便常规、尿常规、血沉、术前筛查八项未见明显异常。


2022-04-11胸部CT平扫:1、双肺弥漫结节、部分网格样病变右肺中叶团块影,矽肺待排,请结合职业史;双肺多发纤维、实性结节及钙化灶,部分结节形态不规则,建议复查。双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部分支气管腔内高密物填充。2、「桶形胸」,双肺肺气肿。3、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4、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5、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并胸膜增厚粘连。6、多发胸腰椎椎体压缩变扁,以胸5、胸9、腰1椎体为著。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时指脉氧低,P/F 172,I型呼衰,病情重,急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斑片状渗出实变影(图1),两肺散在点片状结节影,部分融合。结合病史及查体初步诊断考虑双肺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煤工尘肺,患者白细胞明显升高,1个月内在外院住院治疗,予头孢他啶2g ivdrip Q12H+利奈唑胺0.6 Q12H抗感染,D二聚体升高,PADUA评分为5分高危,出血评分低危,同时予克赛0.5ml QD抗凝,加强液体管理,维持液体负平衡300-500ml/d。



经积极的治疗,患者指脉氧仍逐渐下降,04-13 P/F 157,完善心脏彩超提示PASP:96mmHg,EF 66%,同时行肺动脉CTA提示:双肺多发肺动脉栓塞(右肺动脉主干、右肺上叶动脉及右肺中叶动脉近段、右下肺各段级分支、左下肺后外基底支),右上肺前段病变较前范围增大,可见空洞,不除外肺梗死(图2、3)。双下肢静脉彩超未见异常。



患者肺栓塞诊断明确,心肌负荷以及心肌损伤指标BNP和肌钙蛋白增高,危险分层在中高危组,改克赛为0.5ml Q12H抗凝,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以及心肌损伤指标,标准抗凝后NT-proBNP进行性升高,氧合较前下降,最低139,乳酸较前上升(图4、5),内环境紊乱难以纠正。患者无溶栓禁忌症,04-15晚间予阿替普酶50mg溶栓治疗,患者心率、指脉氧、体循环淤血症状较前好转,NT-proBNP较前下降(图4、5),4月16日晨复查心超提示PASP下降至80mmHg,较溶栓前下降(图6、7),溶栓后继续以克赛0.5ml Q12H抗凝,期间患者出现血小板下降,不排除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可能,改为华法林抗凝,后患者血小板逐渐恢复至正常。





感染方面:患者多次复查WBC较前无明显降低,CRP最高188.85mg/L,PCT最高3.27ng/ml,调整为美罗培南1g Q8H、万古霉素0.5 Q8H静滴抗感染,后患者WBC、CRP、PCT逐渐下降至正常,先后停用美罗培南及万古霉素。04-23患者出现咳黑色痰,4-25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病变部分较前吸收,但空洞较前扩大(图8)。


思考: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指标恢复正常,为何空洞仍在进展?同时患者出现了黑色痰,是肺梗死、坏死组织排出?或是合并了其他感染?还是肺梗死后导致的二重感染?


患者入院后多次胸部CT提示右肺病变进展快,首先考虑感染性疾病及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引起空洞的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入院后予美罗培南及万古霉素抗感染能覆盖,患者有慢阻肺病基础,不规范诊治,多次至诊所予「药物(不详)」治疗,CT可见患者骨质疏松严重,多发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不排除曾长期口服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宿主可能,不能排除真菌或结核感染。患者右肺病变呈楔形,也是栓塞的右肺上叶肺动脉责任区,也需要考虑肺梗死。是否在肺梗死的前提下继发感染?

 

完善G试验、T-SPOT、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阴性,入院后多次痰培养。患者咳黑色痰后立即送检痰培养,2次痰培养回报均提示毛霉菌(图9),病原学诊断肺毛霉菌病。


04-27予两性霉素B抗真菌(逐渐增加至25mg QD),治疗2个半月后患者出现了药物性肾损害,肌酐进行性升高,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要求改为伯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治疗。


最终诊断


肺血栓栓塞症(中高危组)

        肺梗死

肺毛霉菌病

双肺社区获得性肺炎

    I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重度

        心功能不全

        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

尘肺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药物性肾损害

肝功能异常

煤工尘肺


治疗效果


治疗2个月后,患者平地步行无气促,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双下肢水肿,各项检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复查心脏彩超提示PASP最低至67mmHg。


毛霉菌病


毛霉菌广泛存在于腐败的有机物中,毛霉菌孢子在空气中飞扬可通过呼吸进入鼻窦和肺,或通过受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分为鼻-眶-脑型、肺型、皮肤型、胃肠型、肾型和播散型,骨骼、心脏、耳、腮腺、子宫、膀胱和淋巴结亦可受累,秋冬季多见。肺毛霉菌病最早在1876年由Furbringer描述。据报道,在发达国家,毛霉感染主要发生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器官或骨髓移植的病人,以肺型为主,在发展中国家,则好发于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未经控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多表现为鼻-眶-脑型。有研究发现,预防性使用伏立康唑或卡泊芬净抗真菌增加了毛霉感染的机率。毛霉菌病的全因死亡率从40%到80%不等,取决于受感染的器官、真菌种类和病人的医疗状况。临床表现多样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染途径和易感疾病。


毛霉菌有极强的组织穿透能力,常引起广泛播散,病原体侵入支气管粘膜,穿过支气管壁,侵犯肺门部组织、肺动脉和肺静脉。实验证实它可以产生弹性蛋白酶和蛋白酶,故该菌主要侵入血管内,形成血栓,引起血管阻塞和梗死,是一种嗜血管性真菌。菌丝进入血管后可以沿血液播散感染,血管栓塞引起局部组织酸中毒,导致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又有利于毛霉的繁殖、扩散,形成恶性循环。常侵蚀肺小动脉,形成肺动脉栓塞、肺梗死、肺动脉瘤及假性血管瘤,当大血管受侵蚀后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咯血。有少数病例报道毛霉菌导致的肺部大动脉栓塞,尸检证实是菌栓。胸部CT是肺毛霉菌病的一项重要检查,影像学表现有肺叶或肺段的实变、单个或多发性结节或肿块、气道狭窄、短期内形成空洞或楔形梗死样阴影、胸腔积液、晕征、反晕征、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空气新月征较曲霉菌肺炎少见,一旦出现,提示患者有可能出现大咯血,但预后却相对良好。此外,有研究显示胸腔积液是肺毛霉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肺毛霉菌病通常是单侧,偶尔双侧,常累及上叶,其次是下叶和中叶。糖尿病病人毛霉感染更倾向于支气管的管腔内病变,甚至可造成气道阻塞进而引起肺不张。


该患者入院后行CTPA示多发肺栓塞,包括右上肺动脉栓塞,右上肺楔形实变,内有空洞,痰培养确诊为肺毛霉菌病,毛霉菌具有血管侵蚀性。值得深思的是:右上肺楔形病灶是肺血栓栓塞后梗死形成,后继发毛霉感染?还是由于毛霉感染后血管侵袭,形成菌栓性梗死?回顾患者的治疗过程,毛霉的血管侵袭性表现,咯血不明显,仅有少许黑痰。5月6日复查时肺栓塞较前已有明显好转,右上肺病变好转不明显,此时抗真菌疗程为第10天,患者予溶栓后生命体征及体循环淤血较前改善,肺动脉压力较前下降;右上肺病变入院后逐渐进展,因此肺栓塞在先,毛霉菌感染在后。最终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毛霉菌病。对于慢阻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气促加重无法解释时应尽早排除肺栓塞可能。肺毛霉菌感染的患者需警惕大咯血风险,尽早识别菌栓引起的肺栓塞、肺梗死。


该患者留给我们思考的除了「栓子是否为菌栓」外,还有:


一、该患者溶栓的理由是否恰当,如果不溶,内环境稳态是否能够纠正?指南对于溶栓的时间窗不作严格规定,对于中高危组,一旦出现临床恶化,且无溶栓禁忌症,建议予溶栓治疗,临床恶化除了出现低血压、休克以外,还包括症状加重、生命体征恶化、严重低氧血症、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升高等。显然,该患者是可以予溶栓治疗的,而且从治疗反应看获益是大于风险的。我们在溶栓时并不知道他合并有毛霉感染,如果当时已发现毛霉,在不确定栓子是否为菌栓的情况下,是否还会溶栓?风险获益比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关于毛霉的治疗,在两性霉素B肾毒性增加的前提下,如何进行药物选择。目前一线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也可选择艾莎康唑、伯沙康唑缓释片/静脉剂型,且互为补救治疗的药物选择,泊沙康唑口服悬液指南并不推荐。该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后因为经济原因要求泊沙康唑口服悬液治疗。电话随访,该患者出院后服用伯沙康唑口服悬液2月,一般情况可,平地步行4至5km无气促,静息状态下指脉氧95%,考虑治疗有效,可继续追踪患者复查胸部CT及肾功能情况。在无其他药物可以选择的补救治疗,伯沙康唑口服悬液或可成为一种选择。


作者简介

吴佳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医学硕士,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方向为呼吸危重症。


李慧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深圳市后备级高层次人才;医疗专长:擅长间质性肺病、感染性肺疾病以及疑难肺部疾病的诊治。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以第1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近20篇。


业务指导:谢灿茂教授

中山大学内科学二级教授 一级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曾主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多篇,主编《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等,副主编及参编多版次全国高等学校教材5年制及8年制教材《内科学》等。


特别感谢李慧老师给《呼吸界》的投稿!(投稿邮箱:editorhuxijie@163.com)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