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时,你有没有吸氧睡不着、不吸又达不到规定氧疗时间的纠结?又或是鼻腔和嗓子干燥、甚至忍不住想吐的烦恼?最近,有两位患者朋友在氧疗时遇到了更加危急的情况。
68岁的王大伯患有阻塞性肺气肿、二型呼吸衰竭,前段时间因为呼吸急促被家人送往医院急诊室,医生对他进行了抗炎、吸氧(流量为 2升/分钟)治疗之后转危为安。结果住院当天晚上王大伯又觉得气急、胸闷难受,他的女儿私自调节氧流量至 5升/分钟,第二天早晨护士查房时发现王大伯神志不清、呈嗜睡状态,赶紧降低了流量,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治,几个小时后他的意识才逐渐恢复。
确诊慢阻肺病多年的徐女士也有二型呼吸衰竭,因为一次急性加重紧急住院,当晚陪护者发现她气促、胸闷即加大氧流量。次日早上,徐女士出现了神志不清、烦躁、球结膜充血、水肿等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医生检查后吓出了一身冷汗,当即调整氧流量,并应用激素等治疗药物,徐女士在次日上午才缓了过来。
值得庆幸的是,这两个案例都是在医院里发生的,假如是在家中,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您或家人正被呼吸慢病困扰,并且已经接受了家庭氧疗,是否也在为这些问题焦虑?
↓↓↓
如何避免氧气“越吸越糟”?
何种情况可适当调节氧流量?
哪些不适与氧疗有关?
氧疗后鼻腔干燥等情况如何应对?
氧疗效果差却找不到原因?
……
2月 19 日(本周三)晚 19:0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马靖将做客《幸福呼吸》聊一聊“国家级家庭氧疗‘标准答案’请查收!”,结合《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中与大家密切相关的要点和重点,解决患者朋友们的家庭氧疗困惑。
直播亮点抢先看
【权威科普】挖掘《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中的亮点,揭秘适应症、禁忌症与常见误区!
【实用技巧】“手把手”教学:氧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长期家庭氧疗患者的康复训练、避开家庭氧疗的安全雷区
【互动答疑】权威呼吸科专家马靖主任将在直播间和观众们实时互动,在线为大家答疑解惑!
【福利放送】把直播链接分享转发给更多的人,每期我们将会从分享直播链接的朋友中,抽取 2 名幸运观众送出我们的健康好礼!
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即可“锁定席位”!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