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几乎每顿饭都要艰难地吃上近1个小时,而且他吃完饭喘得厉害。有次在吃一碗热粥时,他呼吸逐渐急促,赶紧吸氧才缓过来。”慢阻肺病患者家属王先生说道。
您每天是否也要面对一吃饭就憋喘的“大麻烦”?怎么才能让吃饭不再是负担呢?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节目“慢阻肺病患者一吃就喘怎么办?”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危重症亚专科主任罗红教授分享了一份“轻松进食指南”。
吃饭为何像跑了“迷你马拉松”?
“我们的气管和食管紧密联系在一起,吞咽食物时会短暂屏住呼吸以防止食物误入气管。慢阻肺病患者本身存在气道阻塞和缺氧,短暂屏气会加重缺氧,导致身体代偿性加快呼吸频率,从而引发气喘。这就好比跑步时被人捂住口鼻几秒,松开后自然会大口喘气。”
“咀嚼和吞咽需要面部、咽喉肌肉频繁运动,这些动作会消耗能量,增加全身耗氧量。再加上消化食物时胃肠蠕动加快,血液集中到消化道,会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尤其是吃坚硬、需长时间咀嚼的食物(如坚果、瘦肉)或者吃饭速度太快了,则会消耗更多氧气。”罗教授讲道。
“吃饭后胃部扩张,会向上顶住膈肌,使其活动空间受限,肺部无法充分扩张,呼吸效率下降,就只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代偿,从而导致气喘加重,健康人也有类似体验,但慢阻肺病患者更敏感。另外,长期患慢阻肺病的朋友大多伴有营养不良和肌肉消耗(尤其呼吸肌),进食时体力消耗可能超过肌肉代偿能力,引发疲劳和呼吸困难。”
三个“秘诀”帮你安心吃饭
“吃饭对于健康人来说是小事一桩,但是对于慢阻肺病患者就是个‘体力活’了,有些患者吃几口饭就喘得厉害,好似跑了一场‘迷你马拉松’。”那么,怎么才能让吃饭不再是负担呢?快来看看罗教授接下来推荐的三个“秘诀”。
第一招:方式要对
很多朋友一吃就喘,不妨试试调整进食方式。首先是要少食多餐,避免胃部过度膨胀影响呼吸肌的功能,具体来说就是减少单次进食的量(比七八分饱再稍微少一点点),并且在上午九十点和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分别有一次加餐。
还有就是要缓慢进食、小口吞咽,每口食物后稍作休息,避免呛咳。喝水或者汤的时候可以使用吸管,减少吞咽难度、节约能量。另外,建议慢阻肺病患者能够专心致志地吃饭,假如边吃边聊天,食物很有可能误入气道。
第二招:姿势与呼吸配合
吃饭时如果弯腰或者上半身前倾会使胸腔受压,这样呼吸起来更费力。正确的进食姿势是保持坐直,饭后1小时之内避免平躺,否则食物可能反流,并且平躺后膨胀的胃部更容易挤压膈肌。
呼吸的配合也很重要,进食的时候用鼻子吸气,吞咽后缩唇缓慢呼气。再次强调一下,大家吃饭时要把动作适当放慢,每一个步骤都要清晰,这样才能控制呼吸的节奏。
第三招:食材会选
慢阻肺病患者比较适合蒸鸡蛋糕、豆腐、鱼肉等不需要过多咀嚼的食物,另外,还要讲究科学配比三大营养成分。
由于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可导致或加重二氧化碳潴留,使呼吸困难症状加重,因此,慢阻肺病的患者总体上要把握“高蛋白、中高脂肪、低碳水”的原则,大致参考范围是蛋白质20%-30%、脂肪30%-40%、碳水化合物40%-50%,在加重期还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
看完配比建议,您是不是还不清楚应该怎么吃?别担心,罗教授特意准备了一份包括加餐和正餐的范例食谱供大家参考: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罗红
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危重症亚专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遗传及罕见病筹备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湖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主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