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曾发表了一篇论文,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特区)近30年来中国居民死亡的十大原因,排在前五位的有2种呼吸吸系统疾病,分别是排在第3位的慢阻肺和第4位的肺癌。
而2019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和陈万青教授在《柳叶刀》发表重磅论文,专门针对中国人群,分析了中国各个癌种由于23种主要致癌风险而导致的发病比例。其中与行为相关的风险因素有4种:
结合两项研究,不难看出来,吸烟已经成为健康的头号杀手,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从而引发多种疾患,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肺癌、慢阻肺、哮喘、肺气肿等。
图源网络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三科孟爱宏主任分享了两个病例,进一步说明了吸烟对于肺脏的危害!
一位65岁的女性,因为活动后出现气短来到孟爱宏主任的门诊就诊,询问病史时,发现这位女性患者咳嗽、咳痰的现象达7年之久,自认为是年龄大了导致的,没有及时就诊,因此延误了病情,如今已经发展成中度慢阻肺。而在询问其是否有有害气体接触史时,发现该女性患者从不吸烟,但是她的父亲吸烟、丈夫吸烟史长达30年之久,并都是当着她的面吸烟,她一闻烟味就会咳嗽咳痰,长期以来是一位被动吸二手烟的受害者。
「她小时候父亲当着她的面吸烟,结婚后丈夫又当着她的面吸烟,可想而知从小到大被动吸烟对她的损害有多大!」孟主任告诫患者丈夫一定要戒烟,「可能她丈夫的肺功能储备强,抽烟这么多年还没有对自己的肺脏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是如果不戒烟,十年、二十年后说不定会和他妻子一样,是一位慢阻肺患者。」
图源网络
当你想劝旁人掐灭手里的烟头,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回复,“怕啥?有人抽了一辈子活了90岁”、“我自己抽我自己的,与你何干?”可在吞云吐雾中,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害气体也在危害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的健康。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危害更大,对此,孟主任还分享了另外一个印象深刻又让人惋惜的病例。
图源网络
这是一位17岁的高中生,因为肺炎来就诊,CT结果一出来连医生都感到吃惊:肺气肿!
图源网络
「这么小的年纪肺气肿的很少很少,我就问他家里有人吸烟吗?结果他告诉我,他父亲抽烟,他从7岁开始也跟着父亲抽烟,到现在吸烟史已经十年了。」孟爱宏主任惋惜地说,一般肺气肿都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像17岁就肺气肿的病例临床很少见。
图源网络
全国每年约10万非吸烟者死于二手烟
比2016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还多4万人左右
这10万人里包括了28000个孩子
另外还有1.8亿中国儿童
正在遭受二手烟的危害
「有一个画面让我非常难过,那就是,我经常看到有的老人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抽烟,殊不知这个行为对孩子肺脏的发育造成多大的隐患。因为孩童时期,肺脏是发育不完全的。」孟爱宏主任介绍,一个人的肺功能在25岁左右达到一生的顶峰,接下来就要开始“滑坡”了,随着衰老而降低。有资料表明,FEV1呼吸一秒量以每年0.03升的速度下降。当一秒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呼吸困难的症状就会出现。例如,一秒量下降到一半,即1.5~2升时,做剧烈运动时可出现呼吸不畅。因此,医学上将0.5升的一秒量看作是生命的底线。假如肺功能不受损害,按照上述自然衰老规律,一秒量下降到0.5升的底线约需要100年,加上前20多年的发育期,肺功能可以维持人活到120多岁。
如果在孩子前20多年的肺脏发育期,总是受到烟雾等有害气体的损害,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就会比正常人快,出现像前面这位17岁少年得肺气肿的风险就高。
图源网络
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每年一秒量的下降速度比不吸烟者高2~3倍,长期吸烟者到了六七十岁时,一秒量只剩下0.6~1升,因而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而同龄的不吸烟者还能登高、打球、游泳,活动自如,生活质量明显高出一筹。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就是温水煮青蛙,对肺脏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的损害,如果一个人从二三十岁开始抽烟,到五六十岁,三四十年前间烟草对肺的损害早就慢慢形成了。」孟爱宏主任说,很多人把吸烟不当一回事,直到出现气短、喘憋非常厉害的时候才引起警觉,但此时肺功能可能已经丧失一半,悔之已晚。
图源网络
最后,孟爱宏主任呼吁烟民,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对健康都是有裨益的,但越早戒烟好处越多,尤其是对预防肺癌和慢阻肺,戒烟是最佳策略之一。
专家简介 孟爱宏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