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初期能否治愈?这个相当于糖耐量异常的慢阻肺早早期很多人都忽视了!
来源: 看呼吸 2021-07-18

2018年由王辰院士牵头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表明: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高达8.2%;慢阻肺患病率在青中年人群(20-39岁)也已达到2.1%;预测我国慢阻肺总患者数接近1亿。作为一种不可逆的常见的慢性疾病,有网友提出问题:慢阻肺初期是否能治愈?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黄可医生介绍,虽然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慢阻肺早期定义,但是,临床上对于早期慢阻肺,大家普通认可的一个概念是:

 


早期慢阻肺指慢阻肺自然病程的初期,是时间概念,即疾病发生之前、或疾病尚未产生全部临床影响的时期”,一般包括高危状态轻度慢阻肺


划重点1


早期

疾病发生的起始阶段,是时间概念—— 与年龄相关


轻度

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较轻,是程度概念 –— 与症状相关


早期慢阻肺≠轻度慢阻肺


经常有慢阻肺患者说自己是疾病的早期,或者是中重度慢阻肺,那么慢阻肺早中晚期和轻中重度是否相对等?


「所谓的早期是从患病时间上来计算的,而轻中重是从症状程度上来算的。」黄可医生说,早期不一定就是轻度,临床上有的患者患慢阻肺20年仍然是轻度气流受限,但从病程时间上看,已经不是早期慢阻肺了。

 

划重点2


早期≠轻度:

部分患者患病数十年仍为轻度气流受限,但非早期慢阻肺


早期慢阻肺的特征:


年龄<50 岁、长期吸烟 (≥10 包年)且有下述任何一种异常:


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正常值低限(LLN)


2、CT 异常:气道异常和(或)肺气肿、空气滞留或支气管壁增厚


3、FEV1 快速下降(≥60 mL/年)


黄可医生介绍,一个人的肺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说人在青壮年时期,肺功能是100%,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功能就会不断下降,国外有数据统计,健康人在步入老年后,每年肺功能会下降约20-30%,而慢阻肺患者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率)呈进行性快速下降:由30ml/年增至60ml/年。


因此,即使在慢阻肺早期,没有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前,患者的肺部已经出现不可逆损伤。虽然肺功能的下降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控制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如果早期慢阻肺患者能够戒烟、远离有害污染物等危险因素,那么,可以让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和正常人一样,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图源网络


目前在学术界,还有一种「慢阻肺前期的定义」,它和早期慢阻肺的区别在于,它的肺功能是正常的。


慢阻肺前期的特征:


存在高危因素(如吸烟),但肺功能正常(FEV1/FVC>0.70)的患者出现以下特征:


1、 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急性加重;


2、 气道结构异常:肺气肿;小气道异常;大气道异常;


3、 功能异常:小气道阻塞;FEV1快速下降;弥散功能下降;


「慢阻肺前期就相当于糖耐量异常,虽然达不到诊断标准,但也比正常人差点。」黄可医生说,对于慢阻肺前期早期干预是否能像糖耐量异常阶段一样,可以逆转,目前还在研究阶段。但是,对于这部分人群,如果能早期筛查、早干预,是可以延缓慢阻肺自然进程,改善预后的。


专家简介 黄可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817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