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位网友在我们的平台留言(见下图):
这位网友的意思是,他从许多科普知识中获悉慢阻肺患者要适当运动,可他昨天听一位医生说,「如果慢阻肺患者走路急促吃力,在很吃力的情况下才能完成6分钟步行400米的测试,还不如不走,因为走更伤害身体。」对此他感到很困惑。看到留言,小编还想追问几个问题:如果患者走路已经很急促、吃力的情况下,这个测试到底有没有必要做?做这个测试到底有啥用处?慢阻肺患者走路、运动时吃力,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这个测试能用来做常规运动锻炼吗?……我们联系了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之一的杨拴盈老师来为我们答疑解惑。
这个试验主要适用于测量中到重度心脏或肺疾病患者对于医疗干预的反应,还可用于评价患者功能状态或预测发病率或死亡率
杨老师首先回答了我们所谓
「6分钟步行400米测试」的含义:
该测试的名称是「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是临床用于测定患者心肺功能的常用方法之一,即测定患者6分钟内在平坦、硬地上快速步行的距离。它可以评价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全身各系统全面完整的反应,包括肺、心血管、体循环、外周循环、血液、神经肌肉单元和肌肉代谢。6MWT作为一种亚极量运动试验,能较好地复制患者日常生理状态,反映患者目前状态下的心功能,是一种无创、简单、安全的临床试验。
那这个试验被用于临床到底主要是用来测什么的呢?
杨老师说,6分钟步行试验主要适用于测量中到重度心脏或肺疾病患者对于医疗干预的反应,也可用于评价患者功能状态或预测发病率或死亡率。可以说它是很有价值的一项试验。对于医生而言,它具有以下6个方面的临床意义:
1、评价患者的心肺功能;
2、为患者制定运动处方;
3、评价预后(如6WMT<150,提示负性相关事件:死亡率、再住院率、疾病加重、发生率增大);
4、运动训练效果评估;
5、用于患者的康复训练;
6、评价器械装置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这个试验有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所有患者都应该了解……试验前的准备工作需要认真对待,严格执行
虽然这项试验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呢?
杨老师告诉我们,6分钟步行试验是有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的,对此所有患者都应该了解。绝对禁忌症包括1个月内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相对禁忌症包括静息状态心率超过120次/分,收缩压超过180mmHg,舒张压超过100mmHg的患者。但是并非像那位网友听说的,如果慢阻肺患者走路感觉气促和吃力,就不如不做这个试验,步行试验还会更加伤害身体,这样去理解而选择拒绝进行必要的试验是不妥的。
不过,这项试验有其严格的试验流程,不仅对场地有要求,对所需设备也有基本要求,患者在试验前需要做好相应准备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以确保自身安全。在试验前、试验开始后、试验结束后,对相关医务工作者也有严格的程序要求,即便在试验过程中,也有「紧急叫停」的标准,即停止试验指征。通过整个规范化操作流程,最终得到的试验结果判定才是准确的。
杨老师口中所讲的这一整套严格的试验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场地要求:
首先,6分钟步行试验应该在室内进行,需要沿着一条封闭的、至少30米长而直的平坦的硬质地面走廊进行,这是对场地的基本要求。步行的路线30米长,每3米处要有一个标记。而折返处,应有锥形标志。出发线为出发点,以及每个60米(一个来回)的终点,都要用明亮的颜色条带标于地面上。
所需设备:
6分钟步行试验仪器(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圈数计数器,计时器、计步手表、打印机);一把可随时移动的椅子;两个小锥体用以标志转身返回点;备用氧气、除颤仪、急救药品。
患者准备:
排除禁忌症患者,穿适于步行的鞋子和衣物进行试验,可以继续平时的治疗方案。试验前饮食清淡、不宜过饱。试验前2小时内,患者要避免过度运动。
试验前准备:
参与试验前,患者无需热身,但应在试验开始位置附近,坐在椅子上休息至少10分钟。此时医务人员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否适于试验。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介绍试验的目的和全过程,内容为:「我们这项试验的目标是——您将会在这条走廊上围绕这个锥体来回步行6分钟,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步行尽可能远的距离。需要提醒您的是,6分钟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你在步行试验过程中,要尽力去做,但当您感到气喘吁吁或筋疲力尽不能坚持时,你随时可以放慢速度、甚至暂时停下来休息,您也可以靠着墙休息。但当你感觉不适症状缓解可以继续试验时,还是应当争取继续回到试验中。注意,在6分钟步行试验的过程中,您不要和别人交谈,不能跑或跳。」
试验开始:
试验开始时,医务人员要嘱咐患者站在起点线,告知患者开始走即计时,用平和的语调对患者讲话,比如: 1分钟过后 ——您做得很好,现在我们还有5分钟; 2分钟过后 ——再接再厉,加油,现在我们还有4分钟; 3分钟过后 ——很好,已经进行一半了,继续努力; 4分钟过后 ——再继续加油,再坚持2分钟; 5分钟过后 ——您做得非常好,坚持住,还有1分钟试验就圆满结束了;剩 最后15秒倒计时 的时候,医务人员要告诉患者:「过一会儿我说停下来时,您要立刻停在原地,不要再走动,我会过来帮助您。」时间到了要立即喊停,然后走到患者身边。如果患者看上去很累,要准备好椅子,并在停止的地方做一个标识。
试验结束后:
医务人员要向患者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认可。记录患者行走之后的Borg量表呼吸困难及疲劳程度的评分,并询问患者:「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不能走得更远一些?您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觉吗?」待患者休息3分钟后,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
停止试验指征:
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生这种现象,立即停止试验:1、胸痛;2、不能耐受的呼吸困难;3、下肢痉挛;4、走路摇晃;5、出虚汗;6、面色苍白或灰白;7、患者要求终止试验。
实验结果判定:
参见下图:不同NYHA分级的患者,其6MWT变化明显,且NYHA分级越高,6MWT的步行距离越短。因此,6MWT可用于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预测住院率及死亡危险性。建议健康患者步行距离为400-700米。个体患者治疗后提高到75米以上才有显著意义。
针对在自己临床中所遇到过的患者问过的一些问题和疑惑,杨老师也想专门提醒大家:
首先,6分钟步行试验是一项反映人体功能的综合性测试方法,该试验广泛应用于心肺疾病患者干预前后临床评价。但是,6分钟步行试验仅仅是反映患者的整体功能,它本身不具有具体的诊断意义,与我们的「运动心肺功能测试」是不能比拟的,也不可能像「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一样对患者身体的单个系统或器官进行评价,因此如果被理解为它能完全代替「运动心肺功能测试」是不正确的;
其次,有的患者问,在这个医院做了试验,为什么再到别的医院做这个试验,结果可能有所偏差?患者身体状态不同导致测试结果有所偏差也很正常。我们科的肺康复室6分钟步行试验主要采用的是沃克医生步行监测分析系统,可以同步监测患者在6分钟步行试验过程中多体征参数,为了防止试验中的误差我们采用计圈和计步两种测量方式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并给出专业测试报告。医生可以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给出患者科学、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建议,为医生评价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依据。因此,建议患者要做这项试验尽量选择建有专门肺康复室、有正规测试系统的医院。
由于该试验简便,重复性好,安全性高,也适合不同程度的慢性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心肺功能的评定,将来其临床应用预计还会愈发广泛。
专家简介 杨拴盈
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安交大名医、名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兼胸膜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兼肺癌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肺癌研究会会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肺部疾病杂志》、《中国肺癌杂志》、《国际呼吸杂志》《现代肿瘤医学》、《中国呼吸与危重症杂志》、《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常务编委或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6篇,SCI 66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制定肺癌诊疗相关指南、共识1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