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呼吸》发表了一篇
“疫情下,哪些呼吸病患者需要备制氧机?关于制氧机的这些常识需要囤!”
的文章,有网友留言提出了一些困惑,小编再次请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黄可医生进行了解答。
问题1:重度慢阻肺患者24小时持续吸氧,会不会吸氧量太多造成依赖性?
黄可:对有家庭氧疗指征的慢阻肺患者来说,是因为病情程度需要长期家庭氧疗,不会因为吸氧导致氧气依赖。为了取得较好的氧疗效果,建议每日至少吸氧15小时以上,如果每日吸氧24小时效果更好,切不可根据症状自行缩短吸氧时间。另外,要注意睡眠时持续用氧,防止睡觉时中枢神经兴奋性降低及上呼吸道阻塞而加重缺氧。
以下表为例,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调整安排每日家庭氧疗时间。
家庭氧疗时间参考图
问题2:如果重度慢阻肺患者需要24小时持续吸氧的话,注意事项有哪些?
黄可:应该注意两点,首先应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吸氧流量通常调整在1-2L/分钟之间(即氧气流量表上1-2个大格),相对应的吸入氧浓度在25%-29%之间。
⚠️ 吸氧浓度过高易造成高氧血症(PaO2>120mmHg),多项研究表明高氧血症与患者病死率有关,因此血氧饱和度不是越高越好。
其次,自购简易的指脉氧监测仪(价格比较便宜),监测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0%-92%之间,尽量不低于88%和不高于95%即可。
关于吸氧流量是否适合自己的问题,黄可医生给出了一个小妙招,就是从第一次吸氧开始,带上指脉氧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达到90%-92%时的氧流量就是适合自己的。
问题3:慢阻肺患者走路或运动时到底需不需要携带便携式吸氧机?
黄可:如果运动诱发了低氧血症(即血氧饱和度小于90%),就需要吸氧。像前面网友的留言,他走路时血氧为92-93%,是足够用的,如果低于90%,才需要携带便携式吸氧仪来运动。如果走路时血氧饱和度小于90%,而患者没有及时吸氧,时间久了会造成肺内缺氧,二氧化碳堆积在体内,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高碳酸血症,而高碳酸血症是导致慢阻肺急性发作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走路也好,坐着不动也好,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目标是维持血氧不低于90-92%。
最后,黄可医生强调,很多慢阻肺患者一旦家庭氧疗后,嫌吸氧麻烦,总是吸吸停停,甚至有患者血氧饱和度一达到90%立刻就不吸了,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医生之所以建议患者吸氧,是因为他肺的气体交换功能越来越低下,逐渐无法满足身体对氧的需求,这时候进行长期的家庭氧疗可以提高其生存率,降低入院率,改善预后。
因此,一旦慢阻肺患者达到了需要长期家庭氧疗的程度,最好以后一直吸氧。就好比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高血压需要终生服药一样,如果不按时按天服药,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概率就会增高。同样,对于达到了需要长期氧疗的慢阻肺患者来说,如果不吸氧,短期内可能没问题,但长期来看,其病死率、急性加重事件的发生率都比长期吸氧的患者高几倍。
专家简介
黄可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