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慢阻肺病患者而言,除了戒烟,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化痰药或者进行呼吸康复等常规治疗以外,另一重要的治疗方式就是家庭氧疗。但所有的慢阻肺病患者都适合家庭氧疗吗?有人用了氧疗后口干甚至昏迷又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科学家庭氧疗?带着这些问题《看呼吸》记者采访了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廖艺璇医生。
长期家庭氧疗并不适合所有患者,一定要有明确适应症!
廖医生解释,家庭氧疗是慢性呼吸衰竭的慢阻肺病患者居家康复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肺生理、运动能力和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并不是所有慢阻肺患者都适合进行长期家庭氧疗。
长期家庭氧疗的治疗是需要慢阻肺患者到医院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慢阻肺病稳定期的患者经评估符合以下任何一项即可进行长期家庭氧疗:①动脉血氧分压(PaO₂)≤55mmHg或者血氧饱和度(SaO₂)≤88%,伴或不伴3周发生2次高碳酸血症;②PaO₂ 55-60mmHg,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外周水肿(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迹象)或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压积>55%)。
高流量吸氧会导致昏迷?家庭吸氧也要有严格标准!
慢阻肺病患者的长期氧疗一般经鼻导管吸入氧气,选择低流量吸氧,流量1-2升/分,吸氧浓度维持在28%-30%,吸氧时间>15小时/天。
这里一定要注意,流量、浓度的控制是科学吸氧的关键,氧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慢阻肺病患者的呼吸中枢对低氧血症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的反应性是下降的,廖医生提醒高流量、高浓度吸氧极易出现呼吸中枢抑制,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反而会出现昏迷现象。
通过规律持续的氧疗,目标是让患者能在静息状态下达到动脉血氧分压(PaO₂)≥60mmHg或者血氧饱和度(SaO₂)达到90%。
氧疗不达标怎么办?慢阻肺病患者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呼吸机?
对于规律氧疗仍达不到氧疗目标的患者,或者氧疗后仍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者嗜睡的患者,就需要考虑应用无创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主要适用于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的重度或极重度慢阻肺病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患者的住院需求和病死率,尤其适用于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即重叠综合征)。
对于呼吸机模式以及参数的选择,廖医生也提醒最好由专业的医生来调整,不要自行调节,一般每三个月由医生评估一次。日常可常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时刻关注自己的血氧饱和度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口干、排痰困难……氧疗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不适该怎么解决?
对于不少患者出现的口咽干燥问题,廖医生提醒,可以通过间歇饮水来改善症状。如果口咽干燥比较严重,可以使用加温湿化器,密切注意湿化的情况。
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排痰困难,那像这种情况,就鼓励患者可以间歇主动咳嗽、排痰。
最后,廖医生也提醒,氧疗一定是持续规律效果才最好,不要发病了吸氧,不发病就不吸氧,长期吸氧并不会上瘾,更没有依赖性。
专家简介
廖艺璇
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国家呼吸专科医疗质控中心成员,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慢性气道疾病、睡眠呼吸疾病,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