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N95口罩是否能有效阻挡新型冠状病毒取决于佩戴的这个时间点!权威专家奉送【预防全攻略】
来源: 看呼吸 2020-01-23

今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信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为7天左右,短的2-3天,长的10-12天。已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疫情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病毒存在变异可能,疫情存在着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鉴于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较为严峻,小编特地整理了一组较为全面的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全攻略」,希望能保障大家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春节。


长时间持续使用N95口罩会造成肺部损伤,可能引起肺气肿,一次不能超过4小时


据新京报消息称,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授王月丹在谈个人防护戴N95口罩时曾提到,这次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有一定的相似性,个人防护时戴N95口罩效果较好,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医治,不主张随意服用药物来预防疾病。


避免反复使用口罩


对于如何预防的问题,王月丹提到,首先不要去感染者密集的区域停留,从武汉出来的旅客如果有发热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个人进行防护时可以选择戴口罩,但要避免反复使用口罩,最好准备一个塑料袋专门放没用过的口罩,裸露的口罩要接触衣物或者其他东西会增加传播风险。


王月丹特别提到,预防此次冠状病毒不推荐使用带通气阀的口罩,因为其可能会让病毒在局部聚集。要想更有效地避免冠状病毒感染,使用N95的口罩较好。佩戴N95口罩时,一次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如果长时间持续使用N95口罩,会造成肺部损伤,可能会引起肺气肿之类的问题。


吸烟预防病毒不可取


对于目前在世面上流传的「防病毒口服液」,王月丹表示,无论是我国卫健委还是世界卫生组织,都还没发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特效的药物。他个人也不主张,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服用药物来预防疾病。


此外,对于网络流传「吸烟可预防病毒」「蒸醋」等方法,王月丹表示,这些方法的科学依据都是不充分的,可能只是心理安慰,吸烟会损伤肺功能,在感染病毒时,吸烟者可能比一般人更严重。


牢记四大「避免」,做好两件事,有这些表现立即就医


牢记四大「避免」


一、尽量避免前往外地,特别是武汉、湖北等疫情较严重的地区。

二、尽量避免参加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集会、聚会。

三、避免与有发热及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四、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做好两件事 


一、外出戴口罩。

二、勤洗手。洗手不方便时可以使用手消毒剂。手清洁之前不要用手接触眼、鼻、口等处粘膜。


有这些表现立即就医 


若出现发热及咽痛、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时配戴口罩,避免传染家人及其他人,及时到医院就诊。


人民日报总结防范新型肺炎「48字守则」


人民日报特地为我们总结了防范新型肺炎「48字守则」


须警惕,不轻视

少出门,少集聚

勤洗手,勤通风

戴口罩,讲卫生

打喷嚏,捂口鼻

喷嚏后,慎揉眼

有症状,早就医

不恐慌,不谣传


武汉同济、武汉协和同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快速诊疗指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根据包括同济医院在内的武汉各大医疗机构诊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今日上午,同济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宁琴、呼吸科主任赵建平、急诊科ICU主任李树生对《指南》进行了解读。


1、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


据感染科主任宁琴介绍,经过病毒序列比对分析,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病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根据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冠状病毒对热敏感,保持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2、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从临床表现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状少见。


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等临床症状,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影像学表现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除影像学表现外,患者还可出现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


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D二聚体升高,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3、发热患者合并哪些症状要怀疑被感染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肺炎,人群对这种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具有人群易感性,如果接触病毒数量大,或机体免疫功能较差的患者,极易出现感染。


根据前期诊治经验,发病前2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患者发热的同时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可判断为疑似病例。


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核酸阳性,就可确诊。


对于所有疑似病例,需要就地医学隔离,对于轻症患者,可在门诊隔离观察或居家隔离观察。所有回家观察的患者都应该要求其一旦出现任何疾病的恶化表现应立即回到指定医院集中治疗。重症病例者、危重症病例者,需住院治疗。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鉴别的疾病


由于此种肺炎患者往往有发热,双肺弥漫性、浸润性病变。


首先需要与其他类型肺炎进行鉴别,例如细菌性肺炎,或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等非病毒性肺炎,但细菌性肺炎患者往往血象较高,且以单肺为主,咳嗽时可有脓痰;


其次,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相鉴别。很多病毒都会引起肺炎,例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都可以引起肺炎,但这些病毒感染引起肺炎概率相对较低,数量相对较少,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肺炎几率较高,传染性较其他病毒性肺炎强;


另外,还需要与间质性肺疾病尤其是急性间质性肺炎相鉴别,主要从流行病学、影像学表现等来进行鉴别。


5、抗病毒药、抗菌药物以及激素应用需要注意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对于轻症患者,建议根据患者病情静脉或口服给予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药物,如莫西沙星或阿奇霉素。


对于重症或危重患者,给予经验性抗微生物药物以治疗所有可能的病原体。对于脓毒症患者,应在初次患者评估后一小时内给予抗微生物药物。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毒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可能导致病毒播撒,另一方面其可以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缺氧、呼吸窘迫症状,除非特殊原因,应避免常规皮质类固醇使用。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3-5天)使用糖皮质激素。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药物。


若有地方性流行病学史或其他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旅行史或接触动物流感病毒)时,经验疗法应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或者膜融合抑制剂(阿比多尔)。


6、老人、孕产妇病情进展相对更快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当然,很多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以后因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ARDS或脓毒症表现,也不能掉以轻心。


7、出院患者要按时随访


目前有部分患者已经治疗好转出院,尤其是轻症患者,在出院之前,要常规进行核酸检测,连续2天核酸检测阴性,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影像学表现明显好转,可以考虑出院,定期随访。在随访中要注意防范再次出现感染,并居家隔离一段时间,以保证病情完全康复。


8、隔离是第一位


呼吸内科主任赵建平强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是第一位。一旦发现自己有症状,一定要减少外出,居家隔离,与他人接触时要保持一米的距离。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发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38.5℃以上持续了两三天,一定要去发热门诊。要注意的是,少数病人没有发烧症状,如果乏力气短,也要尽早到发热门诊就诊。


急诊ICU主任李树生曾经参加过非典战役。他提醒,尽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散发病人越来越多,但比起2003年,如今各项技术手段已不可同日而语,市民不用过于恐慌。目前重症病人主要是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所以老年朋友尤其要防范,减少聚会,注意开窗通风,戴口罩,勤洗手洗脸。

363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