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慢阻肺病人总感觉吃不下、没胃口?很可能是这种“生之俱来”的能力出问题了!
来源: 看呼吸 2022-08-01

说到吃饭,说到吞咽,我们会觉得这是跟呼吸一样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但其实每一次的吞咽都需要启用很多对肌肉来精确工作,将混合唾液的食物从口腔推送到胃。



一旦吞咽肌肉收缩顺序紊乱或力量不足,就会出现呛咳、误吸,甚至会出现窒息风险。慢阻肺病患者由于肺部疾病导致呼吸模式不协调,临床约有85%的吞咽障碍发生率,如何早发现早干预我们采访到了中日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葛丽君医生。


看似简单的吃饭吞咽,其实与呼吸模式密切相关


葛医生介绍,我们的食管和气管在喉咙处共用一个开口,气管在吞咽时被会厌会封闭,触发呼吸的大脑区域自动关闭,悬雍垂(小舌)向上收缩,防止食物由口腔进入鼻腔。也就是说,在我们吞咽的那一刻呼吸是会暂停的,呼吸的时候没法完成吞咽,吞咽协调跟呼吸模式直接相关。如果你吞咽时继续呼吸,食物就会顺着气管滑入肺部或者吸入鼻腔,出现呛咳、阻塞气道的情况。



临床一些年纪大的慢阻肺病患者,即使是疾病早期,因为吞咽功能减退,会出现一口饭反复咽咽不下去的情况,那他一吸气,气道一打开,还没咽下去的食物就非常容易误入气道发生呛咳。而且有研究表明,吞咽障碍的出现是慢阻肺病恶化的风险之一。


本来就吃不下、消化不好,因为吞咽障碍反复呛咳还会进一步造成患者食欲的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葛医生介绍,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最关键的,很多患者疾病初期就会有吞咽障碍的出现,每一次的呛咳的出现都会进一步地降低患者进食欲望,久而久之甚至会出现进食性心理障碍。




除了积极查找排除引起吞咽障碍的原发疾病,对于慢阻肺病患者来说早发现早干预也是关键,下图是吞咽障碍EAT-10筛查量表,0分-没有问题;1分-轻度问题;2分-中度问题;3分-重度问题;4分-严重。


一般每项评分超过3分, 则可能提示您在吞咽的效率和安全方面存在问题。



即使是早期慢阻肺病患者,也建议积极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葛医生介绍,除了进食时头部避免后伸,对于这类患者首先要从呼吸模式开始调整,改成鼻吸口呼的模式,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吃得慢一点,但千万不要用嘴去呼吸,避免误吸和呛咳的发生;其次就是要加强咳嗽、排痰的训练,除了保证呼吸道的顺畅,也能在有呛咳发生时,自己能通过有效咳嗽给咳出来;再就是要加强吞咽肌肉的训练,比如口颜面力量训练、舌压抗阻训练。



葛医生也特别提醒,说到慢阻肺病的肺康复,大家都知道动起来好,但其实除了大肌肉的锻炼,像吞咽肌肉这样的小肌肉锻炼也要引起重视,最好疾病早期就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吞咽肌肉的锻炼,加强肌肉力量的储备。


作为一种慢性病,大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都能接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病情也相对稳定,真正要面临的挑战在出院以后,如何做好病情的监控,常见的疑惑又哪里寻求解答……


本周六(8月6号)《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节目,我们将邀请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主治医师韩腾大夫一起来跟大家聊聊“慢阻肺病患者睡不着怎么办?”届时有问题的读者可以提问,也可加入患者群提问,我们会收集整理安排在节目里。



扫码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即可加入慢阻肺病患者交流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这里将成为慢阻肺病患者之家。



专家简介



葛丽君

中日友好医院主管技师(语言治疗师)和中级心理治疗师。从事语言治疗相关治疗工作11年,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和发声障碍和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定和治疗。担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儿童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青年委员。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991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