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85%的吞咽障碍发生率,慢阻肺病患者吃饭呛咳、进食困难怎么办?
来源: 看呼吸 2022-11-07

都说老人有两怕:一怕摔一怕呛,说的就是呛咳


对于不少慢阻肺病患者来说,特别是一些中重度的老年患者,呛咳更是家常便饭,有人觉得人老了难免的,也有人觉得吃饭慢点就好了,真是这样吗?最近在我们呼吸机的专题科普节目过后,也有病友咨询,对于需要佩戴呼吸机的患者,究竟该如何更好地进食?


本期我们采访到了中日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葛丽君医生。


除了喝水 、吃饭,口水呛咳依然危险,吞咽能力的训练不能少


葛医生介绍,除了我们说到的喝水、吃饭,口水呛咳也是慢阻肺病人必须引起注意的,特别是一些口腔卫生比较差的老年人,除了呛咳严重会引起咳嗽性晕厥,口水误吸也会引起吸入性肺炎。


我们会看到很多老年人流哈喇子,其实就是吞咽功能出现障碍的表现,口水它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的,那就要提醒患者时不时地注意吞咽,不要等已经产生很多口水了才去咽,那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管饲或者长期佩戴呼吸机的患者。而且因为患者咳嗽反射能力的下降,有时甚至不一定会呛咳,口水会存在隐形误吸的风险。


其实不只是慢阻肺病患者,呼吸科的很多患者都存在呼吸和吞咽不协调的问题。经常是口水、食物还没来得及完全咽下去,很快就要打开气道呼吸了,那这时候还积攒在气道里的食物就容易被误吸到气道里去,引起一个呛咳。除了我们刚说的注意呼吸模式的调整,尽量采取鼻吸气,日常也要注意吞咽训练,多咽,锻炼咽喉力量。


推荐:口颜面力量训练、舌压抗阻训练。

为了避免呛咳就尽量食用软烂食物?这其中有一种被很多人认为安全的恰恰最危险!


葛医生介绍,食物我们一般分为半固体、固体、糊状、浓流质、稀流质,通常来说,糊状对于有呼吸协调不稳的患者是比较友好的,过于稀的流质也容易呛咳。很多患者或者家属喜欢做疙瘩汤,或者喜欢把干的食物泡在稀饭菜汤里,觉得这样软烂一点好吞咽,但其实,这种半干半稀的食物是最不建议的是最容易引起误吸呛咳的一种。


葛医生也提醒,虽然很多患者存在吞咽障碍,但还是要根据具体的咀嚼能力来定,如果患者咀嚼能力还很好,没有干燥综合征,是可以把食物形成一个食团,那只要注意前面说的,吞咽的时候闭上嘴,不要用嘴呼吸就可以,不一定早早就进食过于软烂的食物。



对于需要佩戴呼吸机的患者,首先要跟医生确认自己是否可以中途脱机


葛医生介绍,戴呼吸机跟吸氧不一样,吃饭一定是需要脱机的,但患者能不能脱机一定要事先跟专业医生确认,由医生来制定最适合的进食方式。临床也会遇到一些因为佩戴呼吸机过于紧张,甚至产生心理依赖的患者,那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脱机之后血氧是可以保持很好的,那这种仅仅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能脱机的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指导。


对于可以脱机或者仅需在夜间佩戴的患者,那进食跟我们之前科普到的一样(→为啥有的慢阻肺病人总感觉吃不下、没胃口?很可能是这种“生之俱来”的能力出问题了!),要注意呼吸吞咽的协调,要学会鼻吸嘴呼,尽量延长呼气时间,不要在吃饭咀嚼的同时张嘴吸气,注意进食体位,可以很好地避免呛咳。


本周三(11月9号晚19:00),我们将重磅推出名医访谈特别节目“舒畅呼吸”系列的第一期,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委迟春花教授。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从咳嗽喘到呼吸衰竭经历哪几步?”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可以扫码直接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专家简介



葛丽君

中日友好医院主管技师(语言治疗师)和中级心理治疗师。从事语言治疗相关治疗工作11年,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和发声障碍和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定和治疗。担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儿童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青年委员。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802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