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专家频频提及的维生素D,真的可以调节免疫,降低新冠感染、病死率?
来源: 看呼吸 2022-12-03

最近随着各地防疫政策的调整,关于维生素补充的话题也备受关注,除了大家熟悉的维生素C,维生素D也被频频提及,甚至有消息称研究发现维生素D的缺乏与新冠病症轻重有直接关系,体内足量的维生素D含量对新冠死亡率的减少高达33%。


除了助力钙吸收,维生素D居然这么神奇?为什么会有流感季就是维生素D缺乏季这种说法?作为有呼吸道基础病的脆弱人群想要补充应该注意哪些?本期我们采访到了中日医院前营养科主任石劢医生。


维生素D可以调节免疫,降低新冠感染、病死率?


石主任介绍,首先我们对于预防新冠病毒,除了口罩防护,减少和避免接触病毒以外,最关键的策略就是尽早加强自己的免疫系统,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接种新冠疫苗等。说到我们人体的免疫机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除了今天要重点展开的维生素D,其实还有很多营养素都与我们的免疫系统息息相关,关于营养素的功能探究一直不断有新发现。


目前对于维生素D与新冠的研究有不少,相较于其他的研究可能确实还缺少一些大样本,目前还都是基于一个观察型的研究发现,然后研究人员再倒过去分析它的原因。至于说为什么频频提及维生素D的防病抗病能力,主要在于我们人体内很多器官都有它的受体,存在于皮肤、骨骼肌、脂肪组织、内分泌胰腺、免疫细胞和血管等部位,从而发挥它的作用。


这其中就包括,对先天性(先天)和适应性(后天)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作用,对肾脏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内皮功能障碍和血栓形成的保护作用。而且在新冠之前我们对于维生素D与呼吸道感染和哮喘、流感、结核病等等也都有研究,很多研究也表明,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感染急性呼吸道病毒的风险,并且可能改善脓毒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危重患者的预后。


中国人普遍缺乏维生素D,与我们的饮食结构和光照不足有很大关系!


石主任介绍,我们中国人普遍缺乏维生素D,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低于一些高水平国家的2-3倍,单就十几年的临床经验,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没见过几个体内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个别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大都是户外工作者,一眼就能看到皮肤是比较健康的,而且,就自己来说,虽然作为一个营养工作者,日常已经很注重饮食,但之前如果不是因为体检也不会发现自己的维生素D也处于不足的状态。


作为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维生素D在食物中的来源以含脂肪高的海鱼、动物肝、蛋黄相对较多,鱼肝油中含量高,以我们日常的饮食结构来说,是几乎不可能靠食物补足的。


再来说说晒太阳,皮肤会在阳光直接照射下产生维生素D3,我知道患者群不少病友都有晒背的习惯,石主任也补充,晒太阳补维生素D对皮肤的裸露面积(30%以上)以及光照时间(选择上午10:00到下午3:00间,每次15-30分钟)都有要求,而且一定是没有遮挡或者隔着玻璃的。


但以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绝大部分国人本身光照就是不足的,再加上很多女性爱美,大部分上班族也是早出晚归,以及最近几年的居家生活,真正能够晒够量也不现实,而且,皮肤晒黑以后,维生素D3的转化合成会降低,一般皮肤医生也不建议阳光直射,担心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对于有呼吸基础病的中老年人,维生素D最短平快的方法还是外源性地服用膳食补剂,怎么补?


石主任介绍,刚我们说了维生素D水平与呼吸疾病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不仅仅是我们说到的调节免疫作用,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少研究发现冬春季节的流感季就是维生素D缺乏季。而且考虑到很多时候维生素D的缺乏是隐性的,并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腿抽筋、骨痛、肌肉无力等明显症状,建议有条件的患者都可以做一下检查,查一下自己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如何


如果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20-30)ng/ml[(50-75)mmol/ml],说明机体维生素D不足,(10-20)ng/ml[(25-50)mmol/ml],说明机体维生素D缺乏,<10ng/ml(<30nmol/ml),说明机体维生素D严重缺乏


该如何补?每天补多少?维生素D2、D3哪个更好?


石主任也介绍,人体获得维生素D的途径包括摄入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D(植物来源的D2,动物来源的D3)及自身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2和D3经肝脏和肾脏羟基化而成的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代谢及吸收,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及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维生素D2和D3的作用没有本质性的区别。临床上在患者身体切实面临一些疾病的(肝肾功受损)情况下,确实需要补充维生素D时,会用到骨化二醇、骨化三醇、阿尔法骨化醇这样的药物。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很多可能也会伴有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这时候可以遵医嘱选择相应的经过羟基化的维生素D类似物。


关于维生素D的补充推荐量国内外的共识指南都不一样,当然这考虑到了人种的差异,用于治疗维生素D缺乏的剂量与用于预防的剂量也不同,治疗需要更高的剂量。 就国内目前的 推荐来说,健康成年人的日推荐摄入剂量为400IU(国际单位),最高容许摄入剂量2000IU(国际单位); 对维生素D缺乏高危人群 (成年人) 可建议(1500-2000)IU(国际单位)。 临床试验观察阶段,高于2000IU/d的剂量,仍需进一步证据的支持。 不建议采用单次、大剂量的维生素D的口服补充。


对于一直有在补钙的中老年患者,最好可以钙+维生素D2/D3+维生素K2同补!


都说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是健康的隐形杀手,没有了年轻时候的肌肉保护,摔跤风险会大大增加,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补钙的重要性(成年人钙推荐摄入量每天800mg,中老年每天1000mg)大家也明白进入消化道的钙没有维生素D的活化是很难进入血液再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的,补钙不补维生素D等于白补,石主任也特别提醒,其实钙最终能作用到靶器官发挥作用还需要维生素K2的帮忙。


为什么是K2?因为K1主要是关系我们的凝血功能,K2才参与钙的转化,简单说就是,补充了足够的维生素D进入体内,但如果K2缺乏,没有K2的定向运输,入血的钙是不会被顺利到达关键部位去发挥作用的比如到达我们的骨头、牙齿。


如果要补充,钙+维生素D2/D3+维生素K2,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补钙,三者缺一不可。


小助手也特别提醒对于一些极重度的慢阻肺病患者口服全营养补充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可以点击之前的科普文章查看→_→同样是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也差不多,为什么你一动就喘,全身发虚,很可能是营养没跟上!


下周三(12月7日晚19:00),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刘晓菊主任来到《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直播间,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如何判别病情控制不佳与加重风险?


慢阻肺病公益科普需要您的助力,您的阅读并转发会有爱心企业为慢阻肺病患者提供疾病管理辅助支持,让我们携手共助慢阻肺病管理,舒畅呼吸!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专家简介



石劢

医学博士,前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负责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孕期营养课堂”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健康管理与促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生命质量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营养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专业特长:擅长对糖尿病、肥胖症、痛风、高血压、高脂血症、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类肾脏疾病、神经性厌食、各类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擅长根据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不同生理阶段和个体疾病特点为病患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咨询和饮食指导。擅长根据患者的中医体质情况进行中西医结合营养干预。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621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