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睡姿竟能透露重要睡眠呼吸疾患,还可能反映心脏和肩颈问题!
来源: 看呼吸 2023-06-12

仅靠一个睡姿,就能反映身体里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睡眠中有呼吸困难、缺氧,又比如心脏疾病、肩颈疾病,您信吗?


就在前几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杨拴盈主任就提到了一个因睡姿发现睡眠呼吸问题的病例。


他总要把手拿到头顶上做一个「投降姿势」才能睡着……


杨主任讲的这个患者小刘,是个30岁的货运司机。在进一步全面检查后,不仅查出他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还发现他存在轻度左心功能不全的问题。


「小刘非常幸运,他查出问题时还尚在早期,如果拖严重了,像他的左心功能不全还很可能影响到其他脏器,比如出现心源性水肿,影响到肺就可能罹患心源性肺水肿,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杨主任说。


患者小刘的体态(患者家属拍摄并提供)


最先发现小刘问题的是他的妻子小敏,据她讲述,丈夫最近两年体态愈发显得像个老人,脖子越来越短,后背越来越驼,睡觉除了有打鼾,睡到半夜还总是翻来覆去,最后总是要把手拿到头顶上做一个『投降姿势』才能睡着。她还称,丈夫常常会从睡梦中被「憋醒」,有时候憋气憋得脸通红。因怀疑他呼吸功能有问题,才让他到呼吸科来做检查。可杨主任听了小敏的讲述后却马上让她丈夫去做多导睡眠监测,果然一测就确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图源网络)


杨主任告诉我们,患者出现「打鼾」「憋醒」都需警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无论你是喜欢把双手举头顶才觉得舒适,还是习惯这个姿势,还是醒来时总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呈现这个睡姿,都有危险……这个睡姿隐藏着睡眠中有呼吸困难、缺氧问题,除此之外,也可能有心脏问题,还可能有肩颈问题



为什么一个睡姿能反映出这么多问题?


杨主任告诉我们,确实临床中遇到许多有呼吸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有缺氧情况、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夜里睡觉时不知不觉就容易摆出这个倍感舒适的睡姿,有人说这个姿势像「举手投降」,网上甚至有人还给这种睡姿专门起了名字,叫「高抬贵手式睡姿」。这个姿势睡觉能让人感到舒适,这不是心理作用,这是因为这个姿势能减轻对肺部的挤压,让肺能够保持顺畅呼吸


(图源网络)



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观察自己,如果你在入睡时还是很正常的睡姿,手臂是自然向下靠在身体两侧的,而一觉醒来却总是发现自己的双手高高地举过头顶了,就一定要引起注意,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在夜里睡着的时候,发生过缺氧,有过呼吸困难,于是身体在夜里会条件反射地下达指令让你不知不觉做出能打开胸腔的姿势,这个姿势就是将双手举过头顶。有这样情况的就需要到呼吸科检查,看有没有呼吸系统疾病。


相同原理,如果你睡觉时感到有些心慌气短、胸闷乏力,但只要你将双手举起来睡觉就会感到舒服一些,就得当心可能你的心脏有些问题。 因为高举双手打开胸腔,同样也能减少对心脏的压迫。 出现这种情况还建议到心血管内科查查心脏。


为何会有脖子变短、肩胛骨上移、驼背的姿态?


杨主任还告诉我们,如果你经常都有这种高举双手的睡姿,那么你的手臂到背部的肌肉群会经常在睡觉时得不到休息,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以往,由于肌肉过度劳累,你还很可能会有脖子变短、肩胛骨上移、驼背的姿态。并且如果你的肩、颈部本就有慢性劳损,还很可能因此罹患颈肩综合征,有个典型的症状就是肌肉组织痉挛水肿,这时痉挛的肌肉还会总让你不由自主想把手举上去,只能这样睡觉才会觉得舒服一些,这样无疑又是个恶性循环。


符合以上这些情况的朋友们,赶紧认真自查一下,尽早就医。



本周三(6月14日)晚7:00,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亚红主任做客《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间,一起来聊聊“如何让肺功能下降的更缓慢?”。本期我们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视频号直播间参与互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秦学者”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名医、名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秦创原”创新驱动项目首席专家;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8种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8篇,其中SCI收录83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制定肺癌诊疗指南、共识20部。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642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