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半哮喘患者过敏原检测查不出结果,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做?
来源: 看呼吸 2023-09-26

今年秋天的这波“过敏潮”,着实让一部分人好好体会到了过敏的痛,止不住的喷嚏、鼻涕眼泪一大把、皮肤奇痒无比……痛定思痛,回过头来找原因,很多人想到了过敏原检测,但有人说过敏原检测没有必要,查了一样会过敏,有人说过敏原会变,还有人说检测的准确性不高……面对这些问题,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孙劲旅教授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释。


过敏原检测的“意义”何在?


孙教授首先肯定过敏原检测“有意义”,但不一定有过敏症状就要做。


过敏原检测最常见的用途就是让患者知道自己到底对什么过敏,比如检测对蒿草过敏,那么秋天就不要到内蒙去了,或者避免去类似的地方。到了花粉季每天关注花粉播报,当花粉浓度过高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这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和加重。


当然,寻找过敏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回避+激发”试验,比如喝了牛奶就过敏,不喝的时候症状就消失了,那牛奶大概率就是过敏原,以后就要远离牛奶了,这时就不一定要做过敏原检测了。但牛奶中有很多成分,过敏原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对牛奶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例如酪蛋白过敏的患儿,长大以后很难出现牛奶耐受的情况。这样,准确的找到过敏原可以更精确的预防过敏,减少以后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另外,对于过敏的治疗有一种方法叫脱敏治疗,进行这种治疗就一定要明确过敏原是什么,所以过敏原检测是脱敏治疗的重要依据。



为何有人查不出过敏原?


有些人明明不过敏,但检测之后就是阳性,这是怎么回事呢?孙教授告诉我们,“致敏”和“过敏”是两个概念。有些人检测抗体可能是阳性,但没有任何症状,不管检测数值有多高,这叫做致敏,这时就不需要我们过多的去关注它。还有些人是过敏,比如吃了某一种食物就有症状,这就一定要警惕,以后要避免再吃这种食物。


检查过敏原的方法有皮肤点刺法和抽血检测抗体的方法,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也不一样。确实有些人是查不出过敏原的,这与检测技术和自身因素都有关。例如,某些过敏原可能没有在标准的过敏检测范围内,结果难以被检测出来。有些人可能口服抗组胺药物后,导致皮肤反应不明显或不易被察觉。这种情况下,即使进行了常规的皮肤过敏测试,结果可能呈假阴性。环境因素如机体的免疫状态等都可能对过敏测试结果产生干扰,使得过敏原无法准确确定。


在哮喘患者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查不出过敏原,还有大家公认的有些刺激因素会诱发哮喘,比如油烟及各种异味。当我们了解这些因素之后,回避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过敏反应与年龄和遗传有关?


孙教授告诉我们,过敏原检测即使查出结果也并不能“一锤定音”,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它主要与免疫系统发育和成熟有关,免疫系统在儿童时期逐渐发育和成熟。孩子们的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新的过敏原。


在儿童时期,我们常常暴露于各种过敏原,如牛奶等。这些暴露可以促使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产生过敏反应。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会因为经常接触这些过敏原,导致出现对牛奶的耐受。


遗传基因在过敏反应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因素对过敏原的反应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过敏反应的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生活环境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例如搬家、生活习惯的改变等。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暴露于不同的过敏原或减少与某些过敏原的接触,从而影响过敏反应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年龄对于过敏反应的影响因人而异。如果您有过敏性疾病并且注意到过敏症状有所变化,建议咨询医生以了解具体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本周三(9月27日)晚19:00,我们邀请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长沈华浩教授做客《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间,一起来聊聊「胸闷可能是哮喘?」, 敬请期待!


扫描二维码,报名看直播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孙劲旅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 环境与健康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评委,国家免疫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PI,过敏性疾病精准诊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PI,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过敏性疾病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组副组长,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委,美国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AAAAI)外籍会员,欧洲变态反应学会(EAACI)外籍会员。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45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